首页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中国史论文--隋、唐至清前期(581~1840年)论文--清前期(1616~1840年)论文

宝晋局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目录第8-10页
绪论第10-16页
 (一)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(二)学术史回顾第11-16页
一、清前中期宝晋局鼓铸第16-31页
 (一)宝晋局开铸及之前钱局第16-18页
  1、清初山西钱局第16-17页
  2、宝晋局开铸第17-18页
 (二)咸丰朝之前宝晋局铸造状况第18-31页
  1、雍正朝铸造情况——雍正通宝第18-19页
  2、乾隆朝铸造情况——乾隆通宝第19-24页
  3、嘉庆朝铸造情况——嘉庆通宝第24-28页
  4、道光朝铸造情况——道光通宝第28-31页
二、宝晋局的币材办理第31-40页
 (一)清代铸钱铜材来源第31-34页
 (二)宝晋局铜材办运第34-38页
 (三)宝晋局铅锡办运第38-40页
三、咸同时期制钱体系的改变与宝晋局鼓铸大钱、铁钱第40-57页
 (一)制钱制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第40-42页
 (二)咸丰大钱、铁钱的兴起第42-50页
  1、铸造大钱概况第42-44页
  2、铸造铁钱概况第44-50页
 (三)同治、光绪年间铸币第50-53页
  1、同治年间铸币——同治通宝第50-51页
  2、光绪年间铸币——光绪通宝第51-53页
 (四)大钱、铁钱的行用第53-57页
  1、大钱的行用第53-55页
  2、铁钱的行用第55-57页
四、宝晋局的局务管理与制钱流通第57-71页
 (一)宝晋局的局务管理第57-64页
  1、宝晋局人员组成第57-59页
  2、铸造过程第59-60页
  3、工费工料第60-63页
  4、山西省钱局铸息第63-64页
 (二)私铸与私销第64-67页
  1、私铸与私销产生的原因第64-65页
  2、防止私铸与私销的方法第65-66页
  3、山西境内的私铸私销第66-67页
 (三)其他货币对制钱体系的冲击第67-71页
  1、洋钱的流入与流通第67-69页
  2、中国银元的铸发第69页
  3、机制铜元第69-70页
  4、通宝币制的衰落和终结第70-71页
五、对清代山西制钱的思考第71-75页
 (一)清代山西钱局的特点第71-72页
 (二)对山西货币制度的深入思考第72-75页
  1、宝晋局与制钱制度第72-73页
  2、山西近代化起步晚的原因第73-75页
结语第75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2页
后记(含感谢)第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APOS理论下的高中导数概念教学研究
下一篇:清代宝武局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