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广播、电视事业论文--世界各国广播、电视事业论文--中国论文

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媒体化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绪论第10-19页
第一章 国内外广播媒介全媒体发展情况第19-26页
 第一节 国外广播媒介全媒体化发展现状第19-23页
  一、 广播媒介从组织架构和生产流程上整体转变第19-20页
   (一)打破物理界限——组织结构的重新划分第19页
   (二)BBC Journalism Portal——建立用于指挥调度的强大内网第19-20页
   (三)提前做好充足准备——打造高效的工作流程第20页
  二、 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节目随受众需求而改变第20-21页
   (一)广播节目内容向多媒体方向融合第20-21页
   (二)节目内容制作倾向碎片化、板块化第21页
  三、 技术革命促使全媒体化进一步加深第21-22页
   (一)Radio DNS——融合传统广播与网络广播的新型终端第21页
   (二)DAB+取代 DAB 逐步成为主流第21-22页
   (三)欧洲通用芯片——跨地区融合的基础第22页
  四、 增强用户体验,提高用户黏度第22页
  五、 从国家层面上促进广播全媒体化建设,培养受众收听习惯第22-23页
 第二节 国内广播媒介全媒体化发展现状第23-26页
  一、 节目生产能力显著增强、广告收入持续增长第23-24页
  二、 广电产业战略转型——跨媒体、跨行业、跨区域联合第24-26页
第二章 全媒体环境下央广的困境与机遇第26-31页
 第一节 央广作为国家广播媒体的尴尬地位第26-27页
  一、 特殊使命导致的局限性第26页
  二、 体制机制性制约第26-27页
 第二节 央广的优势第27-28页
  一、 频率覆盖全国,受众数量大第27页
  二、 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第27-28页
   (一)内容资源第27页
   (二)牌照资源第27-28页
  三、 一流的技术设备和优秀的人才队伍第28页
  四、 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公信力第28页
 第三节 央广的发展机遇第28-31页
  一、 重视内容的创作和生产第28-29页
  二、 加强平台的建设以及传播渠道的拓展第29页
  三、 利用品牌建设,打造全新的媒体形象第29页
  四、 通过同业联盟和跨媒体跨行业联合实现产业化发展第29-31页
第三章 央广全媒体化发展分析第31-49页
 第一节 央广全媒体发展概况第31-32页
 第二节 增强自身优势,为全媒体发展奠定基础第32-40页
  一、 内容建设——打造核心竞争力第32-33页
   (一)新闻立台,建设“最新闻”媒体第32页
   (二)参与重大新闻报道,提升影响力第32-33页
   (三)节目创新研究,推动自身进步和发展第33页
  二、 以受众为中心,增强全媒体广播的功能性和服务性第33-35页
   (一)中国乡村之声——广播公益性的全面回归第33-34页
   (二)参与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,发挥广播独特功能第34-35页
   (三)注重受众研究第35页
  三、 体制机制改革,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第35-37页
   (一)调整组织架构第36页
   (二)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第36-37页
   (三)生产流程再造第37页
  四、 启用全新品牌标识系统,以品牌带动发展第37-40页
   (一)科学推进品牌建设,打造全新品牌形象第37-39页
   (二)打造看得见的广播,让品牌深入人心第39页
   (三)开展业务合作,扩大品牌覆盖面第39-40页
 第三节 加速产业发展,为全媒体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第40-49页
  一、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产业发展概况第40-41页
  二、 央广传媒产业发展路径与布局第41-49页
   (一)产业发展路径第41-43页
   (二)产业布局情况第43-49页
第四章 央广全媒体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原因第49-54页
 第一节 事业性与产业性的矛盾之争第49-50页
 第二节 尚未形成适合全媒体发展的流程体系第50-51页
 第三节 “受众本位”理念的缺失第51页
 第四节 影响央广全媒体化转型的因素第51-54页
  一、 媒介产业环境不适宜全媒体发展第52页
   (一)产业壁垒第52页
   (二)产业结构不完善第52页
   (三)信息化程度较低第52页
  二、 复合型人才匮乏制约全媒体发展第52-53页
  三、 内容产业发展与全媒体不相适应第53-54页
第五章 央广全媒体化转型的对策第54-59页
 第一节 内容为王——回归受众需求第54-55页
  一、 以广播为创新突破口,打造个性化节目第54页
  二、 利用好 UGC,丰富信息渠道第54-55页
  三、 注重受众研究,秉承受众本位理念第55页
 第二节 区分产业性活动和事业性传播——在新的管控体制中实现流程再造第55-57页
 第三节 通过多种渠道开发新产品第57-59页
  一、 基于互联网终端的媒介产品第57页
  二、 基于移动终端的媒介产品第57-58页
  三、 基于 UGC 的媒介产品第58-59页
结语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MEMS技术纳米多晶硅薄膜压力传感器制作及特性研究
下一篇:广播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效果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