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微生物学论文--微生物分类学(系统微生物学)论文--应用微生物学论文

胶胞炭疽菌ESO26 T-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

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2页
1 文献综述第12-22页
   ·老年痴呆症第12-13页
     ·老年痴呆症现状第12页
     ·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理第12-13页
   ·石杉碱甲第13-17页
     ·石杉碱甲天然来源第13-15页
     ·石杉碱甲化学来源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石杉碱甲微生物来源第16-17页
   ·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的研究第17-19页
     ·农杆菌介导真菌的遗传转化(ATMT)第17页
     ·影响农杆菌介导丝状真菌的遗传转化效率的因素第17-19页
   ·石杉碱甲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第19-20页
   ·本研究的立题依据、研究思路及意义第20-22页
     ·立题依据第20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21-22页
2 农杆菌介导胶胞炭疽菌ES026的遗传转化第22-34页
   ·供试材料第22-25页
     ·菌株及载体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及化学试剂第23-24页
     ·抗生素第24页
     ·主要试验仪器第24-25页
   ·方法第25-28页
     ·菌株的培养第25页
     ·农杆菌介导转化的菌种材料的制备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农杆菌介导胶胞炭疽菌ES026的转化的抗生素浓度的筛选第26页
     ·农杆菌介导胶胞炭疽菌ES026转化的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农杆菌介导胶胞炭疽菌ES026转化子的分子鉴定第27-28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8-33页
     ·胶胞炭疽菌ES026孢子的显微形态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农杆菌介导胶胞炭疽菌ES026的转化的抗生素浓度的筛选第29-31页
     ·农杆菌介导胶胞炭疽菌ES026转化子的分子鉴定第31-33页
   ·讨论第33-34页
3 农杆菌介导胶胞炭疽菌ES026的突变体库的构建第34-46页
   ·供试材料第34页
     ·菌株第34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、化学试剂、抗生素及主要试验仪器第34页
   ·方法第34-36页
     ·转化的最佳共培时间的筛选第34页
     ·转化的最佳共培温度的筛选第34-35页
     ·转化的农杆菌的最佳浓度的筛选第35页
     ·转化的孢子最佳浓度的筛选第35页
     ·转化的孢子最佳成熟期的筛选第35页
     ·转化的诱导剂乙酰丁香酮最佳浓度的筛选第35页
     ·转化子遗传稳定性的鉴定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数据分析第36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6-44页
     ·转化的最佳共培时间的筛选第36-37页
     ·转化的最佳共培温度的筛选第37-38页
     ·转化的农杆菌的最佳浓度的筛选第38-39页
     ·转化的孢子最佳浓度的筛选第39-40页
     ·转化的孢子最佳成熟期的筛选第40-41页
     ·诱导剂乙酰丁香酮最佳浓度的筛选第41-42页
     ·转化子遗传稳定性的鉴定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农杆菌介导胶胞炭疽菌ES026的最佳转化条件第43-44页
   ·讨论第44-46页
4 石杉碱甲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第46-61页
   ·供试材料第46-47页
     ·供试菌株第46页
     ·化学试剂第46-47页
     ·酶和试剂盒第47页
     ·主要试验仪器第47页
   ·方法第47-54页
     ·表型突变菌株的筛选第47-48页
     ·表型突变菌株的southern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·突变菌株的液相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 ·突变菌株的T-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分析第50-53页
     ·克隆序列的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54-59页
     ·表型突变菌株的筛选第54页
     ·表型突变菌株的southern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 ·突变菌株的液相分析第55-57页
     ·突变菌株的T-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分析第57-59页
   ·讨论第59-61页
5 结论与展望第61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9页
附录第69-70页
致谢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与分析植物病理学数据--以果斑病菌和灰霉病菌为例
下一篇:鸭疫里氏杆菌ECFs sigma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