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电机论文--交流电机论文--同步电机论文

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1 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·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页
   ·永磁同步电机及其相关控制技术的发展第10-13页
     ·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第10-11页
     ·数字控制器的发展第11-12页
     ·控制理论的发展第12页
     ·转子初始位置检测第12-13页
   ·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发展趋势第13-14页
   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-16页
2 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及矢量控制原理第16-24页
   ·永磁同步电机分类与结构第16页
   ·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第16-20页
     ·坐标变换第16-18页
     ·数学模型第18-20页
   ·矢量控制原理第20-22页
     ·矢量控制原理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电流控制方式选择第21-2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2-24页
3 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第24-36页
   ·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(SVPWM)原理第24-30页
     ·空间矢量的定义第24页
     ·电压与磁链的关系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基础电压空间矢量第25-26页
     ·电压空间矢量线性组合第26-29页
     ·电压矢量扇区的判断第29页
     ·基础电压矢量作用时间的确定第29-30页
   ·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的构建第30-32页
     ·坐标变换模块的构建第30-31页
     ·SVPWM调制模块的构建第31-32页
     ·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第32页
   ·仿真结果第32-34页
     ·仿真模型参数的设定第32-33页
     ·仿真波形第33-3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4-36页
4 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第36-46页
   ·硬件系统总体结构第36页
   ·电机本体第36-37页
   ·主控制板第37-41页
     ·DSP控制芯片及其周边电路第37-38页
     ·电流调理采样电流第38-40页
     ·光电编码器信号处理电路第40-41页
   ·主功率电路第41-44页
     ·单相不控整流电路第41页
     ·光耦隔离电路第41-42页
     ·驱动电路第42-43页
     ·三相全桥逆变电路第43-4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4-46页
5 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调试第46-58页
   ·软件系统使用DSP资源第46-47页
   ·软件主程序第47页
   ·中断服务子程序第47-50页
     ·PWM重载中断服务子程序第47-49页
     ·定时器中断服务子程序第49-50页
   ·转子初始定位程序第50-51页
   ·转子位置计算程序第51-52页
   ·SVPWM调制程序第52-53页
   ·控制系统调试第53-57页
     ·系统稳定运行电流波形第53-55页
     ·系统运行中的转速波形第55-56页
     ·系统带载能力测试第56-5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7-58页
6 转子初始位置检测技术第58-68页
   ·转子初始位置检测主要方法第58-60页
     ·光电编码器法第58-59页
     ·高频信号注入法第59-60页
   ·高频信号注入原理第60-64页
     ·永磁同步电机的高频模型第60-62页
     ·脉振高频电压信号注入法原理第62-64页
   ·高频注入仿真第64-6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7-68页
7 总结与展望第68-70页
   ·全文总结第68页
   ·工作展望第68-70页
致谢第70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准谐振反激式LED驱动电源研究与设计
下一篇: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