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高分子化学(高聚物)论文

三元共聚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絮凝性能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10页
前言第10-12页
1. 文献综述第12-40页
   ·聚丙烯酰胺简介第12-17页
     ·聚丙烯酰胺特点第12页
     ·聚丙烯酰胺物理性质第12-14页
     ·聚丙烯酰胺化学性质第14-16页
     ·聚丙烯酰胺的类型第16-17页
   ·聚丙烯酰胺的聚合技术第17-21页
     ·溶液聚合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反相悬浮聚合第18页
     ·反相微乳液聚合第18页
     ·分散聚合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反相乳液聚合第19页
     ·胶束共聚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·超临界CO_2法第20页
     ·离子液体法第20页
     ·活性/可控自由基法第20-21页
   ·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制备方法第21-25页
     ·阳离子改性法第21页
     ·单体共聚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天然高分子接枝工聚法第22页
     ·聚丙烯酰胺的应用现状第22-25页
   ·水分散聚合技术简介第25-31页
     ·分散聚合技术现状第25-26页
     ·水分散聚合技术研究现状第26页
     ·聚丙烯酰胺水分散体系组成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·单体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·稳定分散剂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·分散介质第28页
       ·引发剂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·其他添加剂及影响因素第30-31页
   ·CPAM自由基聚合反应及稳定机理概述第31-37页
     ·水分散体系中的自由基聚合机理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·链引发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·链增长第32页
       ·链终止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分散聚合成核机理简介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·非水介质分散聚合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·水介质中的分散聚合机理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分散体系稳定性来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·DLVO理论简介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·空间稳定性理论简介第36页
     ·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分散体系研究现状第36-37页
   ·本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第37-40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37-38页
     ·本论文研究内容第38-40页
2. 三元共聚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分散体系的制备第40-63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41-46页
     ·实验原料与仪器第41-42页
     ·稳定剂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(PDMC)的合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·实验装置图第42页
       ·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(PDMC)的制备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·PDMC的分子量的测定第43页
     ·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(MBDAC)的制备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·阳离子单体MBDAC的制备第43页
       ·MBDAC的纯化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·MBDAC的表征第44页
     ·水分散型P(MBDAC/DMC/AM)三元共聚物水分散体系的制备第44页
     ·P(MBDAC/DMC/AM)三元共聚物的表征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·三元共聚物水分散体系中无机盐的脱除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·聚合物特性粘数及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第45页
       ·三元共聚物残余单体含量的测定第45页
       ·聚合物红外光谱分析第45页
       ·氢元素核磁共振第45页
       ·三元聚合物表观粘度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46-59页
     ·自制稳定剂、单体性能表征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·稳定剂PDMC的分散性能表征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·MBDAC氢谱图分析第47页
       ·MBDAC红外光谱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 ·各条件对水分散聚合的影响第48-59页
       ·两种阳离子单体摩尔比对水分散聚合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·阳离子单体浓度对水分散工艺的影响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·单体浓度对水分散聚合工艺的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·硫酸铵浓度对水分散聚合工艺的影响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·分散稳定剂PDMC浓度对水分散聚合工艺的影响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·引发剂浓度对水分散聚合工艺的影响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·引发温度对水分散聚合工艺的影响第57-59页
   ·三元共聚物结构表征第59-61页
     ·红外光谱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 ·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1-63页
3. 三元共聚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聚合物的絮凝性能研究第63-76页
   ·絮凝剂概述第63-68页
     ·絮凝剂种类第63-64页
     ·絮凝剂研究进展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·无机絮凝剂研究进展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·有机絮凝剂研究进展第65-66页
     ·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絮凝机理第66-68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68-69页
     ·实验原料第68页
     ·实验仪器第68页
     ·絮凝实验第68页
     ·絮体形貌第68-69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69-74页
     ·共聚物用量对除浊率的影响第69-70页
     ·搅拌时间对絮凝剂除浊率的影响第70-71页
     ·搅拌速度对絮凝剂除浊率的影响第71-72页
     ·聚合物分子量对絮凝剂除浊率的影响第72-73页
     ·溶液PH值对絮凝剂除浊率的影响第73-74页
   ·小结第74-76页
结论与创新点第76-78页
 结论第76-77页
 创新点第77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4页
致谢第84-85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5-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苯并异噻唑-2,2-氧化物衍生物的1,3-偶极环加成研究
下一篇:以杂环烯酮缩胺为新配体铜催化合成1,2,4-三唑[3,4-α]并异喹啉类衍生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