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7-21页 |
| ·引言 | 第7页 |
| ·碳酸盐岩油气田 | 第7-9页 |
| ·世界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储量 | 第7-8页 |
| ·碳酸盐岩储层 | 第8页 |
| ·中国碳酸盐岩油气藏储量 | 第8-9页 |
| ·套管腐蚀 | 第9-17页 |
| ·套管腐蚀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| ·腐蚀机理 | 第12-14页 |
| ·影响因素 | 第14-17页 |
| ·套管腐蚀寿命预测 | 第17-19页 |
| ·套管在井下受力情况 | 第17页 |
| ·套管寿命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| ·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9-20页 |
| ·本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| 第20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20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20页 |
| ·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| 第20-21页 |
| 第二章 试验方法 | 第21-26页 |
| ·试验材质 | 第21页 |
| ·高温高压腐蚀试验 | 第21-25页 |
| ·腐蚀介质 | 第21页 |
| ·高温高压腐蚀失重试验方法 | 第21-22页 |
| ·均匀腐蚀速率的计算方法及有关标准规定 | 第22-23页 |
| ·局部腐蚀速率的计算方法及有关标准规定 | 第23页 |
| ·试验仪器 | 第23-24页 |
| ·腐蚀产物去除方法 | 第24-25页 |
| ·SSC 试验 | 第25-26页 |
| 第三章 套管钢 CO2/H_2S 环境中的高温高压腐蚀试验 | 第26-43页 |
| ·引言 | 第26页 |
| ·试验条件 | 第26页 |
| ·气相中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26-34页 |
| ·特高含硫(H_2S 含量为 150.0-770.0g/m~3)条件下的试验结果 | 第26-28页 |
| ·高含硫(H_2S 含量为 30.0-150.0g/m~3)条件下的试验结果 | 第28-30页 |
| ·中含硫(H_2S 含量为 5.0-30.0g/m~3)条件下的试验结果 | 第30-31页 |
| ·低含硫 1(H_2S 含量为 0.02-5.0g/m~3且P_(CO_2)/_(PH2S)<20)条件下的试验结果 | 第31-32页 |
| ·低含硫 2(H_2S 含量为 0.02-5.0g/m~3且 20<P_(CO_2)/P_(H2S)<500)条件下的试验结果 | 第32-33页 |
| ·只含 CO_2(CO_2:3.67MPa)条件下的试验结果 | 第33-34页 |
| ·液相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4-41页 |
| ·特高含硫(H_2S 含量为 150.0-770.0g/m~3)条件下的试验结果 | 第34-35页 |
| ·高含硫(H_2S 含量为 30.0-150.0g/m~3)条件下的试验结果 | 第35-37页 |
| ·中含硫(H_2S 含量为 5.0-30.0g/m~3)条件下的试验结果 | 第37-38页 |
| ·低含硫 1(H_2S 含量为 0.02-5.0g/m~3且P_(CO_2)/P_(H2S)<20)条件下的试验结果 | 第38-39页 |
| ·低含硫 2(H_2S 含量为 0.02-5.0g/m~3且 20<P_(CO_2)/P_(H2S)<500)条件下的试验结果 | 第39-40页 |
| ·只含 CO_2(CO_2:3.67MPa)条件下的试验结果 | 第40-41页 |
| ·SSC 试验结果 | 第41-4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| 第四章 试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| 第43-50页 |
| ·不同 H_2S 含量下的腐蚀速率的对比 | 第43-44页 |
| ·不同 H_2S 含量下套管材料气相与液相腐蚀速率的对比 | 第44-45页 |
| ·不同 H_2S 含量下腐蚀产物的分析对比 | 第45-4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| 第五章 套管的腐蚀寿命预测 | 第50-56页 |
| ·腐蚀寿命预测模型 | 第50-53页 |
| ·腐蚀寿命预测结果 | 第53-5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| 第六章 结论 | 第56-57页 |
| 致谢 | 第57-5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2-63页 |
| 详细摘要 | 第63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