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前言 | 第9-25页 |
·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 | 第9-10页 |
·污泥的产生及环境问题 | 第10-13页 |
·污泥的产生与特点 | 第10-12页 |
·城市污泥的危害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方法及其研究现状 | 第13-18页 |
·国内城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| 第13-17页 |
·国外城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| 第17-18页 |
·脉动燃烧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8-23页 |
·脉动燃烧简介 | 第18-20页 |
·脉动燃烧国内研究情况 | 第20-22页 |
·脉动燃烧国外研究情况 | 第22-23页 |
·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23-25页 |
2 城市污泥干燥、热解及燃烧特性分析 | 第25-47页 |
·引言 | 第25页 |
·城市污泥热风干燥特性研究 | 第25-30页 |
·城市污泥热风干燥的目标 | 第25页 |
·实验装置与方法 | 第25-26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26-30页 |
·热风对流干燥城市污泥实验小结 | 第30页 |
·城市污泥等温热风对流干燥过程能耗实验研究 | 第30-39页 |
·城市污泥等温热风对流干燥过程实验的目标 | 第30-31页 |
·实验装置与方法 | 第31页 |
·市政污泥等温干燥热重实验 | 第31-34页 |
·市政污泥等温干燥过程能耗分析 | 第34-38页 |
·城市污泥等温热风对流干燥实验小结 | 第38-39页 |
·城市污泥热解及燃烧动力学特性分析实验研究 | 第39-46页 |
·城市污泥热解及燃烧动力学特性分析实验的目标 | 第39页 |
·实验装置与方法 | 第39-40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0-45页 |
·城市污泥热解与燃烧实验小结 | 第45-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3 Helmholtz型脉动燃烧器运行特性研究 | 第47-59页 |
·引言 | 第47页 |
·实验装置与方法 | 第47-52页 |
·脉动燃烧器的结构 | 第47-49页 |
·燃料、空气的供给 | 第49页 |
·实验测量方法 | 第49页 |
·数据采集系统 | 第49-52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2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2-58页 |
·不同方式脉动燃烧运行特性 | 第52-56页 |
·稳定运行特性 | 第56-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4 Helmholtz型脉动燃烧器雾化干化城市污泥的实验研究 | 第59-89页 |
·引言 | 第59页 |
·脉动燃烧器雾化干化城市污泥方式一的实验分析 | 第59-69页 |
·实验装置与方法 | 第60-61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1-68页 |
·脉动频率对污泥雾化干燥的影响 | 第61-66页 |
·3mm进料孔径和6mm进料孔径对雾化干化污泥的影响 | 第66-68页 |
·本节小结 | 第68-69页 |
·脉动燃烧器雾化干化城市污泥方式二的实验分析 | 第69-87页 |
·实验装置与方法 | 第69-70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70-87页 |
·干化污泥实验时脉动燃烧装置的基础特性 | 第71-76页 |
·高速相机观察脉动燃烧雾化干化污泥 | 第76-77页 |
·进料孔直径和干燥管长度的对污泥湿含量的影响 | 第77-81页 |
·进料孔直径和干燥管长度的对污泥粒径分布的影响 | 第81-8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7-89页 |
5 结论和建议 | 第89-92页 |
·论文总结 | 第89-90页 |
·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90页 |
·展望 | 第90-92页 |
6 参考文献 | 第92-100页 |
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| 第100-101页 |
8 致谢 | 第10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