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舞蹈论文--舞蹈理论论文--舞蹈艺术史论文

古代玉舞人的舞蹈文化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3页
绪论第13-21页
 一、“古代玉舞人”概念释义第13-14页
 二、“舞蹈文化”阐释范畴第14-15页
 三、文献综述第15-19页
 四、研究方法第19页
 五、研究意义第19-21页
第一章 “玉舞人”存在的时空范畴第21-39页
 第一节 “玉舞人”产生的背景第21-27页
  一、先秦到汉代的历史文化概貌第21-24页
  二、汉代以前的玉文化综览第24-27页
 第二节 玉舞人的分布、差异性、流变第27-39页
  一、考古发掘呈现的玉舞人分布状况第27-29页
  二、“玉舞人”的地区差异性第29-31页
  三、“玉舞人”的形制流变第31-39页
第二章 玉文化对“玉舞人”的规限第39-50页
 第一节 玉文化的内涵功能第39-47页
  一、政治功能第39-41页
  二、宗教功能第41-43页
  三、象征功能第43-47页
 第二节 受制于玉文化的“玉舞人”用途范围第47-50页
第三章 服饰文化与“玉舞人”之间的关系第50-72页
 第一节 先秦到两汉时期的服饰文化演变第50-60页
  一、先秦到两汉的服饰发展轨迹第50-54页
  二、组玉佩的嬗变与“玉舞人”的重要位置第54-60页
 第二节 先秦到汉代的舞蹈服饰类型第60-66页
  一、先秦文物上的舞者服饰第60-63页
  二、汉画像砖上的舞者服饰第63-66页
 第三节 “玉舞人”的服饰及其独特性第66-72页
  一、“玉舞人”的服饰特色第66-70页
  二、“玉舞人”佩饰纹样的独特性第70-72页
第四章 “玉舞人”蕴含的古代舞蹈文化精神第72-90页
 第一节 “玉舞人”的主体造型与古代女乐舞蹈的审美主流第72-86页
  一、“翘袖折腰”第72-78页
  二、“长袖善舞”第78-82页
  三、多样舞貌第82-86页
 第二节 “玉舞人”——多重文化观念的凝结第86-90页
  一、玉之内涵——天地精华的宝藏第86-87页
  二、饰之美物——服饰雕刻的承载第87-88页
  三、舞之定格——裙裾飞扬的佳人第88-90页
结语第90-92页
参考文献第92-99页
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、科研成果等第99-101页
致谢第101-102页

论文共10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宗教视角下的土耳其传统舞蹈探析
下一篇:浪漫芭蕾开山作《仙女》初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