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1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新藏式城市形态营造艺术基础理论研究 | 第15-24页 |
·基础理论概念研究 | 第15-18页 |
·小城镇 | 第15页 |
·城市形态 | 第15页 |
·营造艺术 | 第15-16页 |
·城市设计 | 第16-17页 |
·高原山地概念的界定 | 第17-18页 |
·新藏式城市形态的概念 | 第18页 |
·藏式城市形态传统思想理念研究 | 第18-23页 |
·女魔说 | 第18-19页 |
·天梯说 | 第19-20页 |
·中心说 | 第20-21页 |
·金刚说 | 第21页 |
·其他关键信仰 | 第21-2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新藏式城市形态研究 | 第24-42页 |
·典型藏式城市形态营造艺术原则分析 | 第24-27页 |
·营造艺术结构分析 | 第24页 |
·高原地理对营造艺术影响要素分析 | 第24-25页 |
·藏地伦理学对营造艺术影响要素分析 | 第25-26页 |
·典型藏式城市建筑构成形式类型分析 | 第26-27页 |
·小结 | 第27页 |
·典型藏式城市公共建筑空间(大昭寺建筑群)形式剖析 | 第27-30页 |
·典型公共建筑场所平面特色剖析 | 第27-29页 |
·典型公共建筑场所空间序列特色剖析 | 第29页 |
·小结 | 第29-30页 |
·典型藏地建筑营造艺术特色分析 | 第30-35页 |
·建筑选址特点 | 第30页 |
·建筑组织结构特点 | 第30页 |
·建筑材料及构造特点 | 第30-31页 |
·建筑功能与空间尺度特点 | 第31页 |
·建筑细部特点 | 第31-32页 |
·建筑色彩特点 | 第32-34页 |
·小结 | 第34-35页 |
·类型学对新藏式城市形态研究 | 第35-40页 |
·从类型学角度研究城市发展的问题 | 第35-36页 |
·利用类型学方法对藏族城市形态研究 | 第36-4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四章 以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城研究为例探讨城市形态营造研究 | 第42-68页 |
·巴塘县城城市形态初步研究 | 第42-49页 |
·巴塘县城初步调研 | 第42-47页 |
·利用 PEST、SWOT 方法对巴塘县城分析研究 | 第47-49页 |
·巴塘县城城市规划研究 | 第49-56页 |
·巴塘县城城市设计研究 | 第56-67页 |
·、城市设计方法—“守望” | 第56-57页 |
·、城市设计方法—“类型学” | 第57-60页 |
·、城市设计方法—大学图纸设计 | 第60-63页 |
·、巴塘大学城新藏式城市营造方法分析 | 第63-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五章 高原山地小城镇新藏式城市形态营造艺术方法总结 | 第68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3页 |
图表附录 | 第73-78页 |
致谢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