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政法视角下保障性住房制度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9-12页 |
·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9页 |
·意义 | 第9-10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第2章 保障性住房制度的一般理论 | 第12-19页 |
·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概念 | 第12页 |
·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法律特征 | 第12-14页 |
·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法律关系 | 第14-15页 |
·保障性住房制度法律关系的主体 | 第14页 |
·保障性住房制度法律关系的客体 | 第14-15页 |
·保障性住房制度法律关系的内容 | 第15页 |
·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法学基础 | 第15-17页 |
·宪法学基础 | 第15-16页 |
·行政法学基础 | 第16-17页 |
·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现实基础 | 第17-19页 |
第3章 我国现行保障性住房法律制度及其缺陷 | 第19-26页 |
·我国现行保障性住房法律制度 | 第19-22页 |
·经济适用房 | 第19-21页 |
·廉租房 | 第21-22页 |
·我国保障性住房法律制度的缺陷 | 第22-26页 |
·法制不完善 | 第22-23页 |
·部分房屋性质不明 | 第23页 |
·保障不全面,出现“夹心层” | 第23-24页 |
·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 | 第24页 |
·缺乏成熟的审查准入和退出制度 | 第24-25页 |
·缺乏有力的处罚制度 | 第25-26页 |
第4章 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法制设想 | 第26-34页 |
·住房权入宪 | 第26页 |
·制定保障性住房法 | 第26-32页 |
·制定保障性住房法的国外借鉴 | 第27-28页 |
·制定保障性住房法的意义 | 第28页 |
·保障性住房法的原则 | 第28-29页 |
·保障性住房法的制度设计 | 第29-32页 |
·完善相关配套法律 | 第32-34页 |
·修改公务员法 | 第32页 |
·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| 第32-34页 |
结语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7页 |
致谢 | 第37-38页 |
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