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 | 第1-8页 |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·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主要创新 | 第15页 |
·理论依据 | 第15-18页 |
·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 | 第16页 |
·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| 第16页 |
·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理论 | 第16页 |
·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建设问题概述 | 第18-32页 |
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8-19页 |
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 | 第18-19页 |
·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定义 | 第19页 |
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发展历程 | 第19-20页 |
·萌芽准备时期 | 第19-20页 |
·起步时期 | 第20页 |
·全面发展时期 | 第20页 |
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取得的成果 | 第20-22页 |
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特点 | 第22-23页 |
·受众群体的特殊性 | 第22-23页 |
·网站内容的确定性 | 第23页 |
·网站功能的针对性 | 第23页 |
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意义 | 第23-25页 |
·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网络 | 第24页 |
·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| 第24页 |
·有利于打破时间空间限制,全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| 第24-25页 |
·有利于坚持主流思想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| 第25页 |
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定位 | 第25-27页 |
·国家政策要求 | 第25-26页 |
·网站自身定位 | 第26-27页 |
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原则 | 第27-29页 |
·方向性原则 | 第27页 |
·全面性原则 | 第27-28页 |
·开放性原则 | 第28页 |
·特色性原则 | 第28-29页 |
·针对性原则 | 第29页 |
·可持续性原则 | 第29页 |
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任务 | 第29-32页 |
·传播健康向上的主题思想 | 第30页 |
·提供师生互动的平台 | 第30-31页 |
·整合教育资源 | 第31页 |
·打造健康的文化娱乐平台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现状调查 | 第32-44页 |
·调查情况概述 | 第32-33页 |
·调查对象及方法 | 第32页 |
·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| 第32-33页 |
·所采用的技术 | 第33页 |
·调查结果分析 | 第33-41页 |
·大学生的上网习惯 | 第33-36页 |
·大学生对主题网站建设的印象和评价 | 第36-39页 |
·大学生对网站的需求调查 | 第39-41页 |
·51所高校主题网站调查现状 | 第41页 |
·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41-44页 |
·存在的问题 | 第41-42页 |
·成因分析 | 第42-44页 |
第4章 以“红柳网”为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具体措施 | 第44-52页 |
·关于“红柳网” | 第44-48页 |
·“红柳网”的发展历程 | 第44-45页 |
·“红柳网”的现状 | 第45-46页 |
·“红柳网”的经验和启示 | 第46-48页 |
·“红柳网”的经验 | 第46-47页 |
·“红柳网”的启示 | 第47-48页 |
·主题网站建设具体策略探讨 | 第48-52页 |
·网站的建设目标 | 第48页 |
·网站的平台构建 | 第48-49页 |
·网站的运行模式 | 第49-50页 |
·网站的工作队伍 | 第50页 |
·网站的内容建设 | 第50-51页 |
·网站的宣传推广 | 第51-52页 |
结语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8-59页 |
附录B 兰州理工大学校园网站调查问卷 | 第59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