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费类成长股分析框架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3页 |
1. 前言 | 第13-16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本文的结构与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2. 文献综述 | 第16-19页 |
3. 优秀成长公司的基本分析逻辑 | 第19-25页 |
·极强的竞争优势 | 第19-21页 |
·消费品领域护城河的第一个基本特点 | 第20-21页 |
·消费品领域护城河的第二个基本特点 | 第21页 |
·确定的成长路径 | 第21-22页 |
·增长空间 | 第22页 |
·近期成长路径的确定性 | 第22页 |
·远期成长路径可行性 | 第22页 |
·良好的管理 | 第22-24页 |
·实实在在的业绩增长 | 第24-25页 |
4. 竞争优势分析 | 第25-39页 |
·消费类企业竞争优势的三个基本层次概要 | 第25-26页 |
·层次一:强势品牌 | 第26-36页 |
·定位 | 第26-27页 |
·产品特性差异化的显著程度 | 第27-33页 |
·价值信号管理 | 第33-34页 |
·渠道 | 第34-36页 |
·层次二:强势品牌+价值链单一环节的独特性 | 第36-37页 |
·专利 | 第36页 |
·技术优势 | 第36页 |
·转换成本 | 第36-37页 |
·独特地理位置及特殊资源优势 | 第37页 |
·层次三:强势品牌+价值链整体的独特性 | 第37-39页 |
·价值链环节取舍的正确性 | 第37页 |
·对价值链的精细化管理 | 第37-38页 |
·价值链各环节之间的紧密配合 | 第38-39页 |
5. 清晰的增长路径 | 第39-43页 |
·增长空间 | 第39-40页 |
·互补产业变动 | 第39-40页 |
·顾客群的渗透 | 第40页 |
·人口统计因素 | 第40页 |
·需要的趋势 | 第40页 |
·短期增长路径 | 第40-41页 |
·远期增长路径 | 第41-43页 |
6. 综合管理 | 第43-49页 |
·最高领导者 | 第43-46页 |
·战略能力 | 第43-45页 |
·领导者的品格 | 第45-46页 |
·获取领导者能力与品格信息的途径 | 第46页 |
·高层管理团队之间的关系 | 第46-47页 |
·领导者与大股东之间的关系 | 第46-47页 |
·高管团队之间的关系 | 第47页 |
·劳动人事关系 | 第47-49页 |
7. 实实在在的业绩增长 | 第49-53页 |
·过去提供的线索 | 第49页 |
·价格 | 第49-51页 |
·盈利模式 | 第50页 |
·定位 | 第50页 |
·产品价格占消费者收入比率 | 第50页 |
·渠道的组织结构 | 第50-51页 |
·存货管理 | 第51页 |
·成本 | 第51-52页 |
·成本结构 | 第51页 |
·供应商议价能力 | 第51页 |
·价值链 | 第51-52页 |
·费用 | 第52页 |
·融资问题 | 第52-53页 |
8. 市盈率估值法 | 第53-59页 |
·市盈率的本质 | 第53-54页 |
·金融界对整体股票市场吸引力的评价 | 第53-54页 |
·金融界对行业前景的评价 | 第54页 |
·金融界对公司前景的评价 | 第54页 |
·安全边际的衡量 | 第54-55页 |
·本杰明·对安全边际的定量方法 | 第54-55页 |
·菲利普·费舍尔的定性法 | 第55页 |
·巴菲特的定性、定量综合法 | 第55页 |
·买入时机的分析 | 第55-58页 |
·金融界常犯的一些错误 | 第56-57页 |
·金融界修正自己错误需要花费的时间 | 第57-58页 |
·不适用的情况 | 第58-59页 |
·亏损的公司 | 第58页 |
·周期性显著的公司 | 第58-59页 |
9. 格力电器案例分析 | 第59-67页 |
·空调行业竞争格局 | 第59-60页 |
·家用空调 | 第59页 |
·商用空调 | 第59-60页 |
·竞争优势分析 | 第60-64页 |
·强势品牌 | 第60-63页 |
·技术领先及研发能力突出 | 第63页 |
·价值链精细化管理 | 第63-64页 |
·成长路径 | 第64-65页 |
·成长空间 | 第64页 |
·增长路径 | 第64-65页 |
·综合管理分析 | 第65页 |
·最高领导者 | 第65页 |
·与大股东之间的关系 | 第65页 |
·业绩增长趋势与估值 | 第65-67页 |
·一些重要的历史数据 | 第65-66页 |
·格力电器能保持平稳增长 | 第66页 |
·市盈率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