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 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 
| 第一章 前言 | 第10-34页 | 
| 1 选题依据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 
| 2 基于实验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背景 | 第12-34页 | 
| ·岩石摩擦滑动的理论研究 | 第12-19页 | 
| ·层状硅酸盐矿物的摩擦滑动性质及对断层力学性质影响 | 第19-34页 | 
| 第二章 龙门山地区同震破裂带天然断层泥的摩擦特性 | 第34-72页 | 
| 1.引言 | 第34-37页 | 
| 2. 实验方法 | 第37-45页 | 
| ·区域地质和样品采集 | 第37-41页 | 
| ·实验流程 | 第41-43页 | 
| ·样品分析 | 第43-45页 | 
| 3.结果 | 第45-59页 | 
| ·摩擦系数 | 第46-52页 | 
| ·速度依赖性 | 第52-54页 | 
| ·断层泥的变形组构特征 | 第54-57页 | 
| ·PX-3 断层泥特殊的剪切构造 | 第57-59页 | 
| ·与滑动行为相关的微观构造 | 第59页 | 
| 4. 讨论 | 第59-69页 | 
| ·摩擦强度的变化以及 PX-3 异常低的强度 | 第59-62页 | 
| ·速度依赖性(a-b)大小与粘土含量 | 第62-63页 | 
| ·温度对于摩擦滑动行为的影响 | 第63-65页 | 
| ·自然断层泥摩擦滑动稳定性的意义 | 第65-69页 | 
| 5. 小结 | 第69-72页 | 
| 第三章 平溪黑色断层泥化学成分分析 | 第72-82页 | 
| 1 引言 | 第72页 | 
| 2 黑色断层泥成分分析 | 第72-80页 | 
| ·黑色断层泥全碳分析及有机质含量计算 | 第73-74页 | 
| ·有机质成分分析 | 第74-78页 | 
| ·断层泥中有机质的指示意义 | 第78-80页 | 
| 3 小结 | 第80-82页 | 
| 第四章 龙门山后山断裂带糜棱岩摩擦实验研究 | 第82-120页 | 
| 1 引言 | 第82-85页 | 
| 2.实验方法 | 第85-88页 | 
| ·样品描述 | 第85-86页 | 
| ·实验流程 | 第86-88页 | 
| 3 实验结果 | 第88-105页 | 
| ·摩擦滑动行为 | 第88-89页 | 
| ·速率依赖性及其它本构参数的拟合结果 | 第89-94页 | 
| ·摩擦强度 | 第94-99页 | 
| ·糜棱岩显微构造观察 | 第99-105页 | 
| 4 讨论 | 第105-117页 | 
| ·温度对于摩擦滑动稳定性的影响 | 第105-110页 | 
| ·温度对摩擦强度的影响 | 第110页 | 
| ·压力对摩擦滑动行为影响 | 第110-111页 | 
| ·影响本构参数的物理机制 | 第111-114页 | 
| ·温度、速率以及压力控制下的糜棱岩变形的脆塑性转化 | 第114-115页 | 
| ·对自然断层稳定性的影响 | 第115-117页 | 
| 5 小结 | 第117-120页 | 
| 第五章 结论 | 第120-122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122-134页 | 
| 致谢 | 第134-135页 | 
| 作者简介 | 第13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