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玉米(玉蜀黍)论文

转Bt cry1Ah基因抗虫玉米田间试验及遗传稳定性分析

附件第1-6页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11页
英文缩略表第11-12页
第一章 引言第12-22页
   ·Bt 杀虫基因概况第13-14页
   ·转 Bt 基因抗虫玉米的研究进展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国外转 Bt 基因抗虫玉米的研究进展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国内转 Bt 基因抗虫玉米的研究进展第15页
   ·玉米转基因方法第15-17页
     ·花粉管通道法第16页
     ·基因枪法第16页
     ·农杆菌介导法第16-17页
   ·转基因植物的筛选鉴定方法第17-19页
     ·标记基因与报告基因第17页
     ·PCR 聚合酶链式反应第17页
     ·分子杂交第17-18页
     ·酶联免疫吸附法(ELISA)第18页
     ·生物活性检测第18页
     ·农艺性状筛选第18-19页
   ·回交转育第19-20页
   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-22页
第二章 材料与方法第22-31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第22-23页
     ·玉米材料第22页
     ·菌株及试剂第22页
     ·仪器和设备第22页
     ·实验过程中所用 PCR 引物第22-23页
   ·培养基配制第23页
   ·溶液配制第23-24页
     ·质粒提取缓冲液第23页
     ·基因组提取裂解液第23页
     ·Southern blot第23页
     ·Western blot第23-24页
     ·ELISA第24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24-31页
     ·DNA 片段的琼脂糖凝胶回收第24页
     ·碱裂解法少量提取质粒 DNA第24页
     ·植物组织基因组 DNA 提取(CTAB 法)(Soyle et al,1993)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基因组 DNA 的 PCR 扩增第25页
     ·随机引物法标记放射性探针第25页
     ·Southern 杂交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  ·Western 印迹第26-27页
     ·ELISA 检测第27-28页
     ·蛋白浓度的测定(考马斯亮兰 G-250 法)第28页
     ·玉米的控制授粉第28页
     ·田间玉米螟抗性测定第28页
     ·转 Bt 基因玉米高代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考察第28-29页
     ·转 cry1Ah 基因抗虫玉米回交后代的稳定性分析第29页
     ·生存竞争能力检测(参照农业行业标准 NY/T 720.1-2003)第29-31页
第三章 结果与分析第31-49页
   ·花粉管通道法转 cry1Ah 基因抗虫玉米的鉴定及遗传稳定性分析第31-37页
     ·PCR 检测第31-32页
     ·Southern blot 检测第32-33页
     ·Western bolt 检测第33页
     ·ELISA 检测第33-35页
     ·田间玉米螟抗性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·花粉管通道法转 cry1Ah 基因抗虫玉米的农艺性状调查第37-40页
     ·PXH1 和 PXH2 转基因玉米的农艺性状调查第37页
     ·PXH1 和 PXH2 转基因玉米的回交转育第37-40页
   ·基因枪法转 cry1Ah 基因抗虫玉米的鉴定及遗传稳定性分析第40-47页
     ·PCR 检测第40-41页
     ·Western bolt 检测第41页
     ·ELISA 检测第41-43页
     ·田间玉米螟抗性分析第43页
     ·HF 转基因玉米的回交转育第43-47页
   ·转 cry1Ah 基因抗虫玉米的抗性水平比较第47-48页
   ·PXH1 和 PXH2 转基因玉米荒地生存竞争能力分析第48-49页
第四章 讨论第49-51页
   ·转基因抗虫玉米的纯系筛选第49页
   ·转 Bt 基因抗虫玉米的农艺性状分析第49页
   ·转 Bt 基因抗虫玉米的回交转育第49-50页
   ·转 Bt 基因抗虫玉米的荒地竞争能力分析第50页
   ·工作展望第50-51页
第五章 结论第51-52页
   ·本研究得到的结论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7页
致谢第57-58页
作者简历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云南野生茶树资源农艺性状及主要生化特性研究
下一篇:不同烘烤温度和抑制剂对烤烟棕色化反应与质量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