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6页 |
前言 | 第16-19页 |
材料与方法 | 第19-37页 |
1 肝癌新鲜组织标本的收集 | 第19页 |
2 肝癌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| 第19-20页 |
3 临床随访研究 | 第20页 |
4 细胞培养 | 第20-21页 |
·细胞系及培养环境 | 第20页 |
·细胞的复苏 | 第20-21页 |
·细胞的传代培养 | 第21页 |
·细胞的冻存 | 第21页 |
5 miRNAs芯片分析及荧光实时定量PCR(qRT-PCR) | 第21-25页 |
·组织总RNA提取 | 第21-22页 |
·细胞总RNA提取 | 第22页 |
·RNA质量鉴定 | 第22-23页 |
·miRNAs芯片分析 | 第23-25页 |
6 实时定量RT-PCR(Real-time PCR) | 第25页 |
·RT反应 | 第25页 |
·荧光定量PCR | 第25页 |
7 蛋白质免疫印迹(Western blot) | 第25-27页 |
·组织总蛋白提取 | 第25-26页 |
·细胞总蛋白提取 | 第26页 |
·总蛋白浓度测定 | 第26页 |
·SDS-PAGE电泳及蛋白质印迹(western blot) | 第26-27页 |
8 免疫组织化学研究(immunohistochemistry) | 第27-28页 |
9 载体构建及细胞转染 | 第28-32页 |
·miR-140-5p敲除、过表达载体以及TGFBR1、FGF9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28页 |
·感受态细菌的制备和载体转化 | 第28-29页 |
·质粒抽提 | 第29-30页 |
·慢病毒的制备 | 第30页 |
·靶细胞系感染慢病毒 | 第30-31页 |
·FGF9、TGFBR1、FGFR2、FGFR3、TGFb1 siRNA干扰质粒以及全长人重组FGF9蛋白的构建 | 第31页 |
·应用Lipofectamin的质粒转染 | 第31-32页 |
10 体外细胞功能实验 | 第32-35页 |
·划痕愈合实验 | 第32页 |
·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 | 第32-33页 |
·细胞骨架免疫荧光染色 | 第33页 |
·集落形成实验 | 第33页 |
·溴化二甲噻唑二苯四氮唑法(MTT) | 第33-34页 |
·流式细胞学实验 | 第34页 |
·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 | 第34-35页 |
11 肿瘤多信号通路筛选 | 第35页 |
12 裸鼠肝癌模型构建 | 第35-36页 |
·体内裸鼠皮下成瘤实验 | 第35-36页 |
·体内裸鼠原位肝脏移植瘤实验 | 第36页 |
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| 第36-37页 |
结果 | 第37-69页 |
1 miR-140-5p在HCC组织中呈低表达且与肝癌的侵袭转移潜能密切相关 | 第37-38页 |
2 miR-140-5p低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| 第38页 |
3 miR-140-5p低表达与肝癌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| 第38-40页 |
4 miR-140-5p的表达水平与不同侵袭潜能肝癌的预后密切相关 | 第40页 |
5 miR-140-5p在肝癌细胞系中低表达 | 第40页 |
6 在HCC细胞中转染过表达miR-140-5p的慢病毒载体能够上调miR-140-5p的表达 | 第40-41页 |
7 miR-140-5p能在体外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、侵袭运动能力 | 第41页 |
8 miR-140-5p能在体外显著抑制HCC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| 第41-42页 |
9 miR-140-5p能在体内显著抑制HCC细胞的侵袭转移和生长增殖能力 | 第42-43页 |
10 TGFBR1和FGF9是miR-140-5p的直接靶基因 | 第43-44页 |
11 miR-140-5p通过靶向调控TGFBR1和FGF9的表达来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运动能力 | 第44-46页 |
12 TGFBR1与FGF9共存于一条信号通路且TGFBR1是FGF9的上游蛋白 | 第46-47页 |
13 miR-140-5p只通过靶向调控FGF9的表达来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能力 | 第47-48页 |
14 全长重组FGF9蛋白能够在体外完全模拟内源性FGF9对肝癌细胞因miR-140-5p而受到抑制的侵袭转移和生长增殖能力的恢复作用 | 第48页 |
15 miR-140-5p通过靶向抑制FGF9和TGFBR1发挥抑制肝癌细胞侵袭转移和/或增殖生长的作用会受到FGFRs和TGFb表达丰度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附图 | 第50-65页 |
附表 | 第65-69页 |
讨论 | 第69-80页 |
主要创新点 | 第80-81页 |
结论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8页 |
综述 | 第88-11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4-11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学术成绩 | 第111-113页 |
致谢 | 第11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