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对象、目标及内容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13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思路、方法及创新点 | 第15-18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·创新点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研究综述与基础理论 | 第18-33页 |
·国内外关于旅游品牌创新能力的研究综述 | 第18-22页 |
·国内外关于旅游品牌的研究综述 | 第18-20页 |
·国内外关于旅游创新的研究综述 | 第20-22页 |
·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综合实力的研究综述 | 第22-25页 |
·国内外关于旅游竞争力发展的研究 | 第23-24页 |
·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方面的研究 | 第24-25页 |
·耦合研究进展 | 第25-26页 |
·耦合的研究 | 第25-26页 |
·耦合的应用 | 第26页 |
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6-30页 |
·旅游品牌 | 第26-27页 |
·旅游创新 | 第27-28页 |
·旅游品牌创新能力 | 第28-29页 |
·旅游产业综合实力 | 第29-30页 |
·耦合 | 第30页 |
·基础理论 | 第30-33页 |
·比较优势论 | 第30-31页 |
·创新扩散理论 | 第31页 |
·产业竞争力理论 | 第31-32页 |
·系统耦合理论 | 第32-33页 |
第3章 浙江省旅游品牌创新能力测度 | 第33-45页 |
·旅游品牌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33-35页 |
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| 第33-34页 |
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| 第34-35页 |
·旅游品牌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的权重计算 | 第35-39页 |
·构建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| 第35-36页 |
·因子相对重要性确定 | 第36-37页 |
·排列各因子相对重要性的判断矩阵 | 第37页 |
·计算判断矩阵 | 第37-38页 |
·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| 第38-39页 |
·旅游品牌创新能力测度指标量化处理 | 第39-41页 |
·数据择取 | 第39-40页 |
·无量纲化处理 | 第40页 |
·旅游品牌创新能力测度 | 第40-41页 |
·旅游品牌创新能力空间差异性研究及测度结果分析 | 第41-45页 |
第4章 浙江省旅游产业综合实力评价 | 第45-54页 |
·旅游产业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45-49页 |
·旅游产业综合实力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| 第45-46页 |
·旅游产业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46-49页 |
·旅游产业综合实力的评价——主成分分析法 | 第49-54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49页 |
·评价过程 | 第49-51页 |
·评价结果分析 | 第51-54页 |
第5章 浙江省旅游品牌创新能力和产业综合实力的耦合研究 | 第54-65页 |
·旅游品牌创新能力和产业综合实力的耦合分析 | 第54-59页 |
·耦合特征分析 | 第54-57页 |
·空间耦合分析 | 第57-59页 |
·耦合协调度分析 | 第59-61页 |
·高度耦合协调型(C≥0.8) | 第59页 |
·中度耦合协调型(0.8第59-61页 | |
·低度耦合协调型(C≤0.5) | 第61页 |
·旅游品牌创新能力和旅游产业综合实力的耦合机制 | 第61-65页 |
第6章 结论与探讨 | 第65-71页 |
·浙江省旅游品牌创新能力和产业综合实力协同发展策略 | 第65-67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67-69页 |
·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前景展望 | 第69-71页 |
附录A | 第71-75页 |
附录B | 第75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4页 |
致谢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