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1. 导论 | 第11-17页 |
·研究背景及提出问题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3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
·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4页 |
·本文的基本框架 | 第14-17页 |
2. 文献综述 | 第17-24页 |
·政府补助对企业经济效益影响的相关研究 | 第18-21页 |
·政府补助与政企关系的相关研究 | 第21-24页 |
3. 理论分析 | 第24-32页 |
·博弈理论 | 第24-26页 |
·博弈理论概述 | 第24-25页 |
·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 | 第25-26页 |
·寻租理论 | 第26-30页 |
·寻租理论概述 | 第26-27页 |
·政府的寻租行为 | 第27-29页 |
·企业的寻租行为 | 第29-30页 |
·公平理论 | 第30-32页 |
·公平的概述 | 第30页 |
·我国政府补助的公平分析 | 第30-32页 |
4. 概念及现状分析 | 第32-44页 |
·概念阐述 | 第32-36页 |
·政府补助 | 第32-34页 |
·企业纳税 | 第34-36页 |
·政府补助与企业纳税相关关联的制度背景 | 第36-38页 |
·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宏观调控角色 | 第36-37页 |
·分权制度对地方政府自主决策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四川省样本描述统计 | 第38-44页 |
·四川政府补助现状描述 | 第38-41页 |
·四川省上市企业纳税情况统计描述 | 第41-44页 |
5. 实证分析 | 第44-54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44-46页 |
·样本选择 | 第46页 |
·变量选取 | 第46-48页 |
·模型设定 | 第48-49页 |
·实证检验及结果 | 第49-51页 |
·描述性统计 | 第49-50页 |
·相关性分析 | 第50页 |
·多元回归分析 | 第50-51页 |
·实证结果分析 | 第51-54页 |
·关于政府补助对纳税人激励制度的考虑 | 第51-52页 |
·关于四川政府对管辖区企业的选择性扶持的动机考虑 | 第52-54页 |
6. 启示及建议 | 第54-59页 |
·启示 | 第54-55页 |
·建议 | 第55-57页 |
·建立纳税意识激励制度 | 第55-56页 |
·权衡对各行业的补助力度 | 第56页 |
·调整行业间的补助结构和方式 | 第56页 |
·减少对企业的“保壳”等保护行为,避免企业对政府补助的依赖性 | 第56-57页 |
·本文局限性及后续展望 | 第57-59页 |
·本文的局限性 | 第57页 |
·本文的后续展望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3页 |
后记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