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水利工程论文--水利枢纽、水工建筑物论文--水闸论文--闸室论文

船闸闸室明沟消能工布置及消能机理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0-22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0-12页
   ·研究课题的提出、研究的目的、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第12-14页
     ·为国内外大尺度闸墙廊道输水系统船闸消能工布置提供依据第12-13页
     ·为贵港二线船闸的设计提供选择及依据第13页
     ·促进船闸水力学学科的发展第13-14页
   ·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14-16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4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4-15页
     ·闸室明沟消能的衡量标准第15-16页
   ·国内外发展动态及发展现状第16-20页
     ·国外发展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国内发展现状第17-19页
     ·紊流数学模型发展现状第19-20页
   ·预期目标第20-22页
第二章 贵港二线船闸输水系统布置及水力学计算分析第22-46页
   ·船闸建设规模及输水系统选型第22-25页
     ·船闸建设规模第22-23页
     ·输水系统选型第23-25页
   ·船闸输水系统布置及各部分尺寸的确定第25-33页
     ·输水阀门和输水阀门廊道段布置第25-28页
     ·进水口布置第28-29页
     ·闸墙主廊道、支孔布置第29-31页
     ·出水口布置第31-33页
   ·输水系统基本水力参数的估计第33-35页
     ·阻力系数及流量系数第33-34页
     ·输水系统廊道换算长度及闸室超高及超降第34-35页
   ·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第35-39页
     ·输水过程数学模型第35-36页
     ·系数处理和验证计算第36-39页
   ·输水水力特性计算分析第39-45页
     ·输水阀门开启速度的确定第39页
     ·闸室输水水力特性计算第39-4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5-46页
第三章 明沟消能工物理模型实验第46-59页
   ·模型设计与制作第46-57页
     ·模型比尺第46页
     ·模型相似性第46-49页
     ·消能明沟设计第49-51页
     ·模型制作及其布置第51-54页
     ·测量仪器及设备第54-57页
   ·试验工况第57页
   ·试验内容及试验布置第57-59页
     ·测试内容第57-59页
第四章 明沟消能工局部物理模型成果分析第59-70页
   ·各型式明沟流态观测第59-61页
   ·三种明沟型式的消能效果及特性比较第61-68页
     ·流场分布比较第61-64页
     ·流速比较第64-65页
     ·消能效果比较第65-66页
     ·水面波动比较第66-6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8-70页
第五章 明沟消能工数值模型计算与分析第70-90页
   ·数学模型第70-72页
   ·几何模型第72-73页
   ·模型验证第73-75页
   ·计算工况第75页
   ·成果分析第75-89页
     ·流速分布第75-79页
     ·横向剖面流场分布第79-85页
     ·紊动能耗散第85-87页
     ·三种明沟型式消能效果比较第87-8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9-90页
第六章 整体物理模型试验验证第90-96页
   ·闸室流速分布第90-91页
   ·闸室船舶系缆力第91-9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5-96页
第七章 结论及展望第96-98页
   ·结论第96-97页
   ·展望第97-98页
致谢第98-99页
参考文献第99-101页
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01页

论文共10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一种新型拱坝—摆线拱坝的应力分析与体型优化研究
下一篇:橄榄坝电站清水下泄对丁坝群冲刷数值模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