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绪论 | 第9-13页 |
(一)立法背景 | 第9页 |
(二)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(三)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(四)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1页 |
(五)主要内容 | 第11-13页 |
一、简易程序基本理论问题分析 | 第13-22页 |
(一)既有理论研究概览 | 第13-16页 |
1.诉讼效益理论 | 第13-14页 |
2.程序主体理论 | 第14-16页 |
(二)公正与效率 | 第16-19页 |
1.学界对公正与效率的看法 | 第16-17页 |
2.基本内容分析 | 第17-18页 |
3.研究意义 | 第18-19页 |
(三)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 | 第19-22页 |
1. 学界对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看法 | 第19-20页 |
2.基本内容分析 | 第20-21页 |
3.研究意义 | 第21-22页 |
二、刑事简易程序规范分析 | 第22-35页 |
(一)我国简易程序法律规范的演变 | 第22-23页 |
(二)我国简易程序规范进步性分析 | 第23-31页 |
1.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 | 第24-26页 |
2.明确被告人程序同意权 | 第26-30页 |
3.确定公诉人出庭制度 | 第30-31页 |
(三)我国简易程序修订内容的不足 | 第31-32页 |
(四)进一步修订完善的相关建议 | 第32-35页 |
1.对简易程序种类单一问题的完善建议 | 第32-33页 |
2.对未设计适合简易程序辩护制度问题的完善建议 | 第33-34页 |
3.对量刑优惠问题的完善建议 | 第34页 |
4.对没有规定被告人启动简易程序权利问题的完善建议 | 第34-35页 |
5.对没有规定程序转化的权利问题的完善建议 | 第35页 |
三、简易程序实施若干具体问题分析 | 第35-49页 |
(一)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可能存在的问题 | 第35-40页 |
1.简易程序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问题 | 第36-37页 |
2.检察机关量刑建议问题 | 第37-38页 |
3.“案件事实清楚、证据充分”理解与适用问题 | 第38-39页 |
4.新规定与被告人认罪“简化审”的整合问题 | 第39-40页 |
(二)被告人程序选择权相关问题 | 第40-43页 |
1.被告人认罪与否的界定 | 第41-42页 |
2.被告人认罪的具体程序 | 第42页 |
3.未成年人是否具有简易程序同意权问题 | 第42-43页 |
(三)检察机关派员出庭相关问题 | 第43-47页 |
1.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强监督问题 | 第43-45页 |
2.解决公诉人出庭带来的成本问题 | 第45-47页 |
(四)其他问题 | 第47-49页 |
1.简易程序具体程序简化程度问题 | 第48页 |
2.庭审地点选择问题 | 第48-49页 |
结语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个人简历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