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无字》:张洁的精神狂舞与艺术求索
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绪论 | 第9-12页 |
一、 《无字》研究现状评析 | 第9-10页 |
二、 研究意图与研究框架 | 第10页 |
三、 本论题的意义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文学想象历史的力量 | 第12-25页 |
一、 《无字》:历史反思的结晶 | 第12-17页 |
(一)、吴为沧桑起伏的个人生命史 | 第12-13页 |
(二)、细致绵密的女性家族史 | 第13-15页 |
(三)、波澜壮阔的大历史 | 第15-17页 |
二、 凤凰涅槃——《无字》中主人公的精神蜕变 | 第17-20页 |
(一)、吴为的蜕变 | 第17页 |
(二)、胡秉宸的异化 | 第17-18页 |
(三)、人格变异的根本原因 | 第18-20页 |
三、 张洁的人文价值历史观及其反思 | 第20-25页 |
(一)、张洁的创作人格与心路历程 | 第20-21页 |
(二)、张洁创作激情的偏执 | 第21-22页 |
(三)、现代知识分子现代社会理念的平衡与失重 | 第22-25页 |
第二章 张洁精神书写的多种可能性 | 第25-36页 |
一、 生命意识的觉醒:女性话语言说 | 第25-29页 |
(一)、爱情观的嬗变——从纯粹到驳杂 | 第25-26页 |
(二)、男性乌托邦大厦轰然坍塌 | 第26-27页 |
(三)、解构“菲逻各斯中心” | 第27-29页 |
二、 精神成长的原因:多声部力量的组合 | 第29-31页 |
(一)、自我对生命善的坚守 | 第29-30页 |
(二)、母性家族给予的精神家园 | 第30页 |
(三)、人性负面因素的警策作用 | 第30-31页 |
三、 大爱无言:女性家族生命风景线 | 第31-36页 |
(一)、女性自我主体意识的建构 | 第31-32页 |
(二)、张洁对母亲的共生固恋 | 第32-33页 |
(三)、《无字》与女性家族小说 | 第33-36页 |
第三章 艺术空间的探索 | 第36-47页 |
一、 《无字》独特的话语体系 | 第36-40页 |
(一)、女性话语与政治话语的变奏 | 第36-37页 |
(二)、反讽语境的运用 | 第37-39页 |
(三)、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 | 第39-40页 |
二、 《无字》的叙事策略 | 第40-43页 |
(一)、多重叙事视角的穿插回旋 | 第40-41页 |
(二)、个人命运编织的历史时空之网 | 第41-43页 |
三、 在文学语境中探索潜行 | 第43-47页 |
(一)、《无字》思想上的先锋性 | 第43-44页 |
(二)、“新历史主义”的立场凸显 | 第44-47页 |
结论 | 第47-48页 |
注释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| 第53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