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行健戏剧研究
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绪论 | 第10-13页 |
第一章 冲淡平和的戏剧冲突 | 第13-23页 |
一、 平淡中的分歧 | 第14-18页 |
(一) 契诃夫式的生活戏剧 | 第14-16页 |
(二) 中国传统戏曲的抒情性与完整性 | 第16-17页 |
(三) 绝对的戏剧与淡化的冲突 | 第17-18页 |
二、 回到最初的动作 | 第18-23页 |
(一) 选择性的动作模式——走与不走 | 第19页 |
(二) 戏剧动作的延伸 | 第19-21页 |
(三) 戏剧动作的舞台表现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高行健对中国戏剧语言的发展 | 第23-32页 |
一、 舞台语言的多样化 | 第23-28页 |
(一) 多声部的音乐语言 | 第24-26页 |
(二) 新的语言规范 | 第26-28页 |
二、 叙述语言的诱惑 | 第28-32页 |
(一) 叙述者的使用 | 第28-29页 |
(二) 打破人称的限制 | 第29-32页 |
第三章 高行健戏剧接受的中西方差异 | 第32-44页 |
一、 从剧本到演出的变化 | 第33-38页 |
二、 孤独的游客 | 第38-40页 |
三、 先锋者的悲哀 | 第40-44页 |
(一) 与中国观众的期待视野的“背道而驰” | 第40-41页 |
(二) 高行健的精英立场 | 第41-42页 |
(三) 地域文化的差异 | 第42-44页 |
结论 | 第44-46页 |
注释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