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绪论 | 第8-16页 |
·研究缘起及意义 | 第8-9页 |
·研究缘起 | 第8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·研究内容与方法、研究对象 | 第9-11页 |
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9-10页 |
·研究对象的选择 | 第10-11页 |
·已有研究与不足 | 第11-14页 |
·媒介形象的相关研究 | 第11-12页 |
·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关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已有研究的不足 | 第13-14页 |
·关键概念的界定 | 第14-16页 |
·新生代农民工 | 第14页 |
·媒介形象 | 第14-16页 |
第1章 《人民日报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形象 | 第16-29页 |
·《人民日报》中新生代农民工形象的定量研究 | 第17-20页 |
·新生代农民工形象的性别、年龄、地域特征 | 第17-18页 |
·新生代农民工形象的受教育水平、收入水平 | 第18-19页 |
·新生代农民工形象的职业与爱好 | 第19-20页 |
·《人民日报》中新生代农民工形象的定性研究 | 第20-29页 |
·《人民日报》对新生代农民工形象描述的主题框架 | 第21-27页 |
·《人民日报》对新生代农民工形象描述的组织框架 | 第27-29页 |
第2章 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受众分析 | 第29-43页 |
·受众问卷调查分析 | 第29-35页 |
·受众认知的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 | 第32-34页 |
·《人民日报》读者认知的新生代农民工形象 | 第34-35页 |
·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形象自我认知 | 第35-41页 |
·《人民日报》新生代农民工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异同 | 第41-43页 |
·《人民日报》新生代农民工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相似点 | 第41-42页 |
·《人民日报》新生代农民工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差异 | 第42-43页 |
第3章 《人民日报》建构新生代农民工形象的反思 | 第43-48页 |
·《人民日报》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形象存在的问题 | 第43-45页 |
·《人民日报》中的新生代农民工形象欠全面、准确 | 第43-44页 |
·《人民日报》中的新生代农民工形象传播效果较差 | 第44-45页 |
·原因分析 | 第45-48页 |
·“重宣传,轻传播”的惯性思维 | 第45-46页 |
·新生代农民工新闻话语权较弱 | 第46-47页 |
·记者采访不够深入、全面 | 第47-48页 |
第4章 对《人民日报》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几点建议 | 第48-54页 |
·广开言路,为新生代农民工代言 | 第48-49页 |
·深入采访,全面报道新生代农民工 | 第49-50页 |
·遵守新闻规律,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| 第50-51页 |
·加强沟通,增强新闻传播效果 | 第51-54页 |
结语 | 第54-55页 |
注释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附录 A 新生代农民工形象受众调查问卷 | 第61-63页 |
附录 B 新生代农民工自我形象调查问卷 | 第63-65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