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11页 |
| ABSTRACT | 第11-14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4-28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4页 |
| ·聚乳酸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| ·PLA 的基本性质 | 第15页 |
| ·PLA 的合成及应用 | 第15-16页 |
| ·改性聚乳酸的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| ·共聚改性 | 第16-17页 |
| ·接枝改性 | 第17-18页 |
| ·载药微球的研究现状 | 第18-25页 |
| ·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 | 第19-22页 |
| ·载药微球制备及缓释性能的影响因素 | 第22-24页 |
| ·载药微球的释药机理和释药动力学 | 第24-25页 |
| ·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| 第25-28页 |
| 第2章 聚乳酸和胶原蛋白改性聚乳酸的制备及表征 | 第28-38页 |
| ·引言 | 第28-29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29-32页 |
| ·实验原料 | 第29-30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30页 |
| ·聚乳酸的制备 | 第30页 |
| ·胶原蛋白改性聚乳酸的制备 | 第30-31页 |
| ·测试与表征 | 第31-32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32-37页 |
| ·红外谱图分析 | 第32-33页 |
| ·荧光谱图分析 | 第33-35页 |
| ·GPC 分析 | 第35页 |
| ·胶原蛋白的接枝率 | 第35-37页 |
| ·小结 | 第37-38页 |
| 第3章 胶原蛋白改性聚乳酸的亲水性能和降解性能研究 | 第38-44页 |
| ·引言 | 第38-39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39-40页 |
| ·实验原料 | 第39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39-40页 |
| ·材料吸水率的测定 | 第40页 |
| ·降解性能测试 | 第40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0-43页 |
| ·吸水率的变化 | 第40-41页 |
| ·pH 值的变化 | 第41-42页 |
| ·失重率的变化 | 第42-43页 |
| ·小结 | 第43-44页 |
| 第4章 胶原蛋白改性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| 第44-56页 |
| ·引言 | 第44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44-46页 |
| ·实验原料 | 第44-45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45页 |
| ·CPLA 微球的制备 | 第45页 |
| ·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 | 第45-46页 |
| ·CPLA 微球的表征 | 第46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6-54页 |
| ·油相有机溶剂的选择 | 第46-47页 |
| ·水相乳化剂的选择 | 第47-48页 |
| ·乳化温度和乳化时间的选择 | 第48页 |
| ·搅拌速度对粒径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| ·CPLA(DCC)的浓度对粒径的影响 | 第49页 |
| ·PVA 的浓度对粒径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| ·Tween-80 的浓度对粒径的影响 | 第50页 |
| ·正交实验分析和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| 第50-53页 |
| ·粒径和形貌分析 | 第53-54页 |
| ·小结 | 第54-56页 |
| 第5章 阿司匹林胶原蛋白改性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| 第56-66页 |
| ·引言 | 第56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56-59页 |
| ·实验原料 | 第56-57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57页 |
| ·阿司匹林 CPLA 微球的制备 | 第57-58页 |
| ·阿司匹林标准曲线的确定 | 第58页 |
| ·微球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测定 | 第58页 |
| ·优化工艺条件的选择 | 第58页 |
| ·微球粒径和形貌的表征 | 第58页 |
| ·微球的热性能表征 | 第58-59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59-65页 |
| ·最大吸收波长和标准曲线的确定 | 第59页 |
| ·优化制备工艺条件的确定 | 第59-62页 |
| ·粒径和形貌分析 | 第62-64页 |
| ·热性能分析 | 第64-65页 |
| ·小结 | 第65-66页 |
| 第6章 阿司匹林胶原蛋白改性聚乳酸微球的释药性能研究 | 第66-74页 |
| ·引言 | 第66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66-68页 |
| ·实验原料 | 第66-67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67页 |
| ·药物体外释放的测定 | 第67页 |
| ·药物体外释放动力学评估 | 第67-68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68-71页 |
| ·药物体外释放性能分析 | 第68-70页 |
| ·药物体外释放动力学分析 | 第70-71页 |
| ·小结 | 第71-74页 |
| 第7章 结论 | 第74-78页 |
| ·结论 | 第74-75页 |
| ·创新点 | 第75-76页 |
| ·后续研究工作 | 第76-7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8-86页 |
| 致谢 | 第86-88页 |
|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