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国际法论文--国际经济法论文--国际财政金融法论文

中美人民币汇率之争的法律问题研究--以美国国会历年法案为视角

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8页
导言第18-24页
 一、 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8-20页
 二、 现有文献综述第20-22页
 三、 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22-24页
第一章 美国国会汇率法案简介第24-46页
 第一节 美国国会对人民币汇率机制指控的历史第24-35页
  一、 2002 年至 2007 年美国国会法律指控逐步升级第25-28页
  二、 2008 年至 2009 年上半年美国国会法律指控有所缓和第28-29页
  三、 2009 年下半年至 2011 年美国国会法律指控重新变强第29-33页
  四、 2012 年至今美国国会法律指控再度降温第33-35页
 第二节 美国国会对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法律指控和采取的行动第35-42页
  一、 美国国会汇率法案对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法律指控第35-39页
  二、 美国国会汇率法案对人民币汇率机制(拟)采取的行动第39-40页
  三、 美国国会在人民币汇率争端中体现出的单边倾向第40-42页
 第三节 美国国会汇率法案内容折射出的国际法问题第42-46页
  一、 国家汇率主权及其限制问题第42-43页
  二、 IMF 与 WTO 在处理人民币汇率争端上的管辖归属第43页
  三、 WTO 处理人民币汇率争端的裁判依据第43-44页
  四、 汇率问题作为法律制裁手段的合法性分析第44页
  五、 本章小结第44-46页
第二章 美国在 IMF 规则下指控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法律分析第46-87页
 第一节 国际法框架下的国家汇率主权历史及演变第46-59页
  一、 国际金本位制度——自由的汇率主权第47-50页
  二、 布雷顿森林体系——强约束下的汇率主权第50-52页
  三、 旧牙买加体系——再度自由的汇率主权第52-55页
  四、 新牙买加体系——软约束下的汇率主权第55-59页
 第二节 中国在现行国际法下的汇率主权及其边界第59-76页
  一、 中国作为 IMF 会员国享有的权利——有约束地选择汇率制度第59-62页
  二、 中国作为 IMF 会员国承担的义务——软约束下的义务第62-69页
  三、 IMF2007 年新决定对中国汇率主权的影响第69-76页
 第三节 均衡汇率对中国汇率主权的影响第76-83页
  一、 IMF 进行均衡汇率测算的历史和方法简介第76-79页
  二、 IMF 目前还无法提出一个统一的均衡汇率测算方法第79-83页
 第四节 本章小结第83-87页
  一、 美国国会无权绕过 IMF 指控人民币汇率机制第83-85页
  二、 美国国会汇率法案引发的 IMF 执行力问题第85-87页
第三章 美国在 WTO 规则下指控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法律分析第87-138页
 第一节 WTO 管辖中美人民币汇率争端的可能性第87-93页
  一、 美国国会议员将人民币汇率争端提交 WTO 处理的原因第87-90页
  二、 WTO 受理汇率争端的基础——与贸易有关的争端第90-93页
 第二节 人民币汇率机制没有违反 GATT1994 第 15.4 条义务第93-100页
  一、 人民币汇率机制属于外汇措施第94-95页
  二、 关于“阻碍 GATT 条款意图”并无统一解释第95-97页
  三、 人民币汇率机制符合 WTO 宗旨第97-100页
 第三节 人民币汇率机制没有导致出口产品的倾销第100-108页
  一、 倾销与反倾销法律制度简介第101-103页
  二、 “公平比较要求”不能为“人民币汇率倾销”提供依据第103-105页
  三、 美国无法对来自另一成员方的所有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第105-108页
 第四节 人民币汇率机制与出口补贴的界限问题第108-129页
  一、 补贴与反补贴法律制度简介第108-111页
  二、 美国对华采取反补贴措施的法律依据——表面合法第111-115页
  三、 人民币汇率机制可能被认定是 WTO 规则禁止的财政资助第115-119页
  四、 人民币汇率非是对中国出口企业“授予的一项利益”第119-122页
  五、 人民币汇率不具备专向性第122-129页
 第五节 人民币汇率机制和“非违法之诉”的界限问题第129-136页
  一、 WTO 关于“非违法之诉”的规定和 DSB 的相关裁决报告第129-133页
  二、 人民币汇率机制不构成“非违法之诉”第133-136页
 第六节 本章小结第136-138页
第四章 美国国会将人民币汇率问题复杂化的法律预测第138-159页
 第一节 美国国会汇率法案其他制裁手段对中国的影响第138-151页
  一、 将汇率问题作为禁止授予市场经济地位的制裁手段第138-146页
  二、 将汇率问题作为禁止加入 GPA 的制裁手段第146-147页
  三、 将汇率问题作为禁止国际投资的制裁手段第147-148页
  四、 将汇率问题作为压制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制裁手段第148-151页
 第二节 美国国会汇率法案通过的可能性预测第151-157页
  一、 法案提出人的影响力与汇率法案的通过有一定关系第152-153页
  二、 美国国内利益集团的不同态度将决定法案的最终命运第153-155页
  三、 奥巴马连任为法案的通过增添变数第155-156页
  四、 “占领华尔街”及后续运动可能推动汇率法案的通过第156-157页
  五、 美国主流媒体的态度对于汇率法案的通过是一个助力第157页
 第三节 本章小结第157-159页
第五章 中美人民币汇率争端的应对之策第159-199页
 第一节 中美汇率争端所处的金融环境第159-174页
  一、 金融全球化的法律特征第159-161页
  二、 全球金融治理的法律特征——软法特征第161-165页
  三、 人民币汇率处于全球金融治理的法律框架之中第165-172页
  四、 中美汇率争端的实质——全球金融治理影响力的博弈第172-174页
 第二节 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压力分析第174-184页
  一、 美国近年来对中国施压的法律措施分析——以WTO作为重要平台第174-181页
  二、 美国压迫日元升值对中美汇率争端的启示第181-184页
 第三节 维护汇率主权并妥善应对美国的法律指控第184-198页
  一、 国际法框架下缓解美国压力的路径选择第184-188页
  二、 加强与美国国内沟通避免汇率法案出台第188-190页
  三、 逐步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第190-194页
  四、 加强中国软实力的建设第194-198页
 第四节 结论第198-199页
参考文献第199-217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(53 篇)第217-221页
后记第221-223页

论文共22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贸易救济中的国内产业问题研究
下一篇:刑事审查起诉程序正当性完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