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导言 | 第10-14页 |
第一章 厂办大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| 第14-24页 |
第一节 厂办大集体与厂办大集体资产产权制度的本质 | 第14-18页 |
一、厂办大集体是产生于计划经济的集体企业 | 第14-15页 |
二、厂办大集体资产产权的本质是总有 | 第15-18页 |
第二节 产权制度改革是解决厂办大集体困境的有效途径 | 第18-24页 |
一、厂办大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已不适应市场经济需求 | 第18-22页 |
二、产权制度改革有助于解决厂办大集体资产产权制度的缺陷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厂办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与困境 | 第24-29页 |
第一节 厂办大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目标 | 第24-27页 |
一、厂办大集体与主办国企分离 | 第25页 |
二、厂办大集体职工走向市场化 | 第25-27页 |
第二节 厂办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现实困境 | 第27-29页 |
一、厂办大集体走向市场化的现实困境 | 第27-28页 |
二、集体成员走向市场化的困境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厂办大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模式比较分析 | 第29-39页 |
第一节 厂办大集体层面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模式比较分析 | 第29-37页 |
一、实体角度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模式比较分析 | 第29-35页 |
二、程序角度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模式比较分析 | 第35-37页 |
第二节 职工层面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模式比较分析 | 第37-39页 |
一、实体角度:职工安置的比较分析 | 第37-38页 |
二、程序角度:职工代表大会作用的比较分析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厂办大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模式选择 | 第39-51页 |
第一节 厂办大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模式选择 | 第39-45页 |
一、产权主体模式选择 | 第39-40页 |
二、产权客体模式选择 | 第40-41页 |
三、权利机制模式选择 | 第41-44页 |
四、责任机制模式选择 | 第44-45页 |
第二节 厂办大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阻力化解 | 第45-51页 |
一、厂办大集体走向市场化的阻力化解 | 第45-48页 |
二、集体企业职工走向市场化的阻力化解 | 第48-51页 |
结语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7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7-58页 |
后记 | 第58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