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3页 |
1 导论:学校教育中的文化冲突与底层社会再生产 | 第13-71页 |
·问题提出 | 第13-25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25-54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54-55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55-58页 |
·研究设计与实施 | 第58-71页 |
2 游离与暴力:底层学生与学校课程知识及文化资本之间的冲突 | 第71-136页 |
·学校课程知识的理想类型:学业成功的基本要件 | 第72-81页 |
·试图游离:底层学生与学校课程知识之间的冲突 | 第81-100页 |
·符号暴力:底层学生与学校文化资本之间的冲突 | 第100-1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34-136页 |
3 规范与抗拒:底层学生与学校道德规范之间的冲突 | 第136-177页 |
·核心与边缘:学校道德规范的基本结构 | 第138-141页 |
·文明与脏乱:底层学生与学校礼仪、纪律之间的冲突 | 第141-153页 |
·威严与嬉戏:底层学生与辅助性德育活动之间的冲突 | 第153-159页 |
·权威与抗拒:底层学生与学校教育权威之间的冲突 | 第159-17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75-177页 |
4 排斥与规训:学校教育中文化冲突的社会后果 | 第177-206页 |
·社会排斥:学校教育中文化冲突的社会阶层再生产后果 | 第178-189页 |
·社会规训:学校教育中文化冲突的社会秩序合法化再生产后果 | 第189-203页 |
·本章小结:社会阶层与社会秩序合法化的再生产 | 第203-206页 |
5 不平等的阶层结构与文化支配:学校教育中文化冲突的社会根源 | 第206-238页 |
·中上阶层的文化支配:建构学校主流文化的结构性力量 | 第207-216页 |
·底层社会的家庭教育:形塑学生文化能力与惯习的结构性力量 | 第216-235页 |
·本章小结:结构性力量作为学校教育中文化冲突的本质 | 第235-238页 |
6 结语:理论对话与对策建构 | 第238-249页 |
·理论对话:学校教育承担底层社会再生产功能的中国模式 | 第239-243页 |
·对策建构:改善底层学生不公正教育命运的文化空间 | 第243-247页 |
·余论:本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| 第247-249页 |
后记 | 第249-2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56-261页 |
附件1 观察提纲 | 第261-262页 |
附件2 访谈提纲(教师用) | 第262-263页 |
附件3 调查问卷(学生用) | 第263-2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