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有机化学论文

环氧化和Baeyer-Villiger氧化反应的研究及超声的影响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1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1-56页
 引言第11页
   ·催化分子氧环氧化烯烃的研究进展第11-20页
     ·催化分子氧环氧化机理第12-15页
     ·无还原剂下催化分子氧环氧化烯烃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有还原剂存在下的烯烃环氧化第16-20页
   ·Baeyer-Villiger 氧化反应进展第20-29页
     ·反应机理第21-22页
     ·H_2O_2 作氧化剂第22-27页
     ·氧气为氧化剂第27-29页
   ·声化学的研究进展第29-43页
     ·超声及声化学简介第29-30页
     ·超声空化效应第30-31页
     ·超声在氧化反应中的应用第31-38页
     ·声化学反应器第38-43页
   ·本论文的立题依据第43-56页
     ·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43-44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44-45页
  参考文献第45-56页
第二章 Salen 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第56-76页
   ·前言第56-57页
   ·实验仪器及试剂第57-58页
   ·Salen 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第58-64页
     ·取代水杨醛的制备第58-59页
     ·配体的合成第59-61页
     ·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第61-64页
   ·催化剂结构表征第64-70页
     ·元素分析第64-65页
     ·红外光谱第65-67页
     ·紫外光谱第67-70页
   ·Salen 金属配合物的超声合成第70-74页
     ·实验部分第71-72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72-7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4-75页
 参考文献第75-76页
第三章 Salen 金属配合物催化氧气环氧化苯乙烯第76-96页
   ·引言第76页
   ·主要试剂与仪器第76页
   ·以异丁醛为助还原剂的苯乙烯环氧化第76-86页
     ·实验步骤第77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77-82页
     ·反应机理分析第82-85页
     ·结论第85-86页
   ·无助还原剂异丁醛存在下的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研究第86-93页
     ·苯乙烯的环氧化第86-87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87-92页
     ·反应机理分析第92-93页
     ·结论第9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3-94页
 参考文献第94-96页
第四章 Salen 金属配合物催化酮的 Baeyer-Villiger 反应第96-104页
   ·引言第96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96-97页
     ·主要试剂与仪器第96-97页
     ·Baeyer-Villiger 反应的一般步骤第97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97-100页
     ·不同结构的醛对反应活性的影响第97-98页
     ·中心金属离子对反应的影响第98-99页
     ·溶剂对反应的影响第99页
     ·其它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第99-100页
     ·催化其它酮的B-V 氧化反应第100页
   ·反应机理研究第100-10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2页
 参考文献第102-104页
第五章 超声在ε-己内酯和环氧环己烷合成中的应用研究第104-123页
   ·引言第104-105页
   ·实验装置的建立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·普通超声反应装置第105页
     ·气升式声化学反应装置第105-106页
   ·主要试剂和仪器第106页
   ·过氧化物的定量分析(碘量滴定法)第106-107页
   ·超声合成环氧环己烷第107-113页
     ·实验步骤第107-108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108-112页
     ·结论第112-113页
   ·在超声气升式反应器中合成ε-己内酯第113-119页
     ·实验步骤第113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113-119页
     ·结论第11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9-120页
 参考文献第120-123页
第六章 Salen Co 配合物的固载及其催化性能初步研究第123-130页
   ·前言第123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123-125页
     ·试剂和仪器第124页
     ·固载催化剂的制备第124-125页
     ·催化环己烯环氧化第125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125-128页
     ·催化剂的表征第125-126页
     ·超声对固载的影响第126-128页
     ·对环己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第12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28-129页
 参考文献第129-130页
第七章 结论与展望第130-133页
   ·结论第130-132页
   ·本课题的研究展望第132-133页
学位论文期间已发表和接受的文章第133-134页
致谢第134页

论文共13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
下一篇:机械密封中的热流体动力效应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