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44页 |
·前言 | 第12页 |
·杂多化合物简介 | 第12-15页 |
·杂多酸 | 第12-13页 |
·杂多酸盐 | 第13-14页 |
·杂多化合物的合成 | 第14-15页 |
·杂多化合物的固载化 | 第15-16页 |
·浸渍法负载杂多酸 | 第15-16页 |
·溶胶凝胶法固载杂多酸 | 第16页 |
·“瓶中造船”法固载杂多酸 | 第16页 |
·杂多化合物在酸催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| 第16-26页 |
·烷基化反应 | 第16-20页 |
·Friedel-Crafts 酰化反应 | 第20-22页 |
·缩合和酯化反应 | 第22-25页 |
·异构化 | 第25-26页 |
·杂多化合物在选择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| 第26-30页 |
·以氧气为氧源 | 第26-28页 |
·以双氧水为氧源 | 第28-30页 |
·杂多化合物的研究展望 | 第30-31页 |
·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| 第31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44页 |
第二章 实验方法 | 第44-50页 |
·实验所用试剂及药品 | 第44-45页 |
·催化剂制备 | 第45-46页 |
·脱铝USY 的制备 | 第45页 |
·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 | 第45页 |
·钼钒磷杂多酸的制备 | 第45-46页 |
·催化剂表征 | 第46-48页 |
·X 射线衍射(XRD) | 第46页 |
·N_2 吸附测试 | 第46页 |
·NH_3-TPD 酸性表征 | 第46页 |
·Hammett 指示剂 | 第46页 |
·UV-Vis 分光光度法测定负载型催化剂中杂多化合物的溶脱量 | 第46-47页 |
·IR 分析 | 第47页 |
·SEM 扫描电镜 | 第47页 |
·MAS NMR 分析 | 第47页 |
·GC-Mass 分析 | 第47页 |
·元素分析 | 第47页 |
·热重分析 | 第47页 |
·固体紫外光谱分析 | 第47-48页 |
·酸催化和氧化催化反应 | 第48-50页 |
·乙酸丁酯的合成 | 第48页 |
·草莓酯的合成 | 第48页 |
·苹果酯的合成 | 第48-49页 |
·苯羟基化反应 | 第49-50页 |
第三章 负载杂多化合物催化剂在乙酸丁酯合成中的催化性能 | 第50-70页 |
·前言 | 第50-51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1-65页 |
·硅胶负载杂多酸催化剂在乙酸丁酯合成中的催化性能 | 第51-58页 |
·脱铝USY 负载杂多化合物催化剂在乙酸丁酯合成中的催化性能 | 第58-65页 |
·小结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第四章 脱铝USY 沸石负载杂多化合物催化剂在草莓酯合成中的催化性能 | 第70-82页 |
·前言 | 第70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70-79页 |
·N_2 吸附结果分析和表面酸强度表征 | 第70-71页 |
·DUSY 负载杂多酸铯盐前后的SEM 照片 | 第71页 |
·DUSY 负载磷钨酸铯盐催化剂性能 | 第71-75页 |
·30%Cs_(2.5)PW/DUSY 催化合成草莓酯的优化条件 | 第75-77页 |
·催化剂稳定性的考察 | 第77-79页 |
·小结 | 第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2页 |
第五章 负载杂多化合物催化剂在苹果酯合成中的催化性能 | 第82-108页 |
·前言 | 第8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82-105页 |
·硅胶负载杂多化合物催化剂在苹果酯合成中的催化性能 | 第82-88页 |
·SBA-15 负载杂多化合物催化剂在苹果酯合成中的催化性能 | 第88-95页 |
·DUSY 负载杂多化合物催化剂在苹果酯合成中的催化性能 | 第95-10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5-108页 |
第六章 水热合成钼钒磷杂多酸及其催化氧化性能 | 第108-124页 |
·前言 | 第108-109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09-118页 |
·催化剂表征 | 第109-114页 |
·催化剂性能评价 | 第114-118页 |
·小结 | 第118-11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9-124页 |
第七章 全文结论 | 第124-126页 |
读博期间发表文章 | 第126-128页 |
致谢 | 第12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