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锦带花属植物研究概况 | 第10-12页 |
·锦带花植物的引种 | 第11页 |
·锦带花植物的杂交育种 | 第11-12页 |
·植物抗寒性研究进展 | 第12-17页 |
·外部形态特征与植物的抗寒性研究 | 第12页 |
·叶片解剖结构与植物的抗寒性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细胞膜与植物的抗寒性研究 | 第13页 |
·保护酶与植物的抗寒性研究 | 第13-14页 |
·丙二醛(MDA)与植物的抗寒性研究 | 第14页 |
·渗透调节物质与植物的抗寒性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激素与植物的抗寒性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光合作用与植物的抗寒性研究 | 第16页 |
·冷诱导基因的表达调控与植物的抗寒性研究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7-18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18-22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18页 |
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8-21页 |
·自然越冬植株的形态特征观察 | 第18页 |
·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| 第18-21页 |
·数据分析方法 | 第21-22页 |
3 越冬形态特征观察结果与分析 | 第22-25页 |
·5种锦带花的抗寒性等级评价 | 第22-23页 |
·5种锦带花的物候期和花叶形态特征观察对比 | 第23-2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4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与分析 | 第25-44页 |
·5种锦带花抗寒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与分析 | 第25-38页 |
·不同低温处理5种锦带花枝条相对电导率变化与LT_(50)的确定 | 第25-28页 |
·不同低温处理5种锦带花枝条丙二醛(MDA)含量变化 | 第28-30页 |
·不同低温处理5种锦带花枝条超氧物歧化酶(SOD)活性变化 | 第30-32页 |
·不同低温处理5种锦带花枝条过氧化物酶(POD)活性变化 | 第32-34页 |
·不同低温处理5种锦带花枝条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| 第34-36页 |
·不同低温处理5种锦带花枝条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| 第36-38页 |
·5种锦带花抗寒性的综合分析 | 第38-40页 |
·各项指标的平均值分析 | 第38页 |
·各项指标的隶属函数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讨论 | 第40-43页 |
·相对电导率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 | 第40页 |
·LT_(50)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 | 第40页 |
·MDA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 | 第40-41页 |
·SOD和POD酶活性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 | 第41页 |
·可溶性蛋白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 | 第41-42页 |
·可溶性糖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 | 第42页 |
·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| 第42页 |
·5种锦带花抗寒性的隶属函数分析 | 第42页 |
·还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42-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结论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9页 |
附录 | 第49-5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0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