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引言 | 第7-11页 |
一、文化消费、艺术消费与画廊 | 第11-18页 |
(一) 大众文化消费下的艺术产物 | 第11-15页 |
1. 画廊的产生 | 第11-13页 |
2. 画廊的功能 | 第13-15页 |
(二) 云南画廊发展历程 | 第15-18页 |
1. 中国本土画廊的发展历程 | 第15-17页 |
2. 云南画廊的历史发展 | 第17-18页 |
二、云南画廊的艺术支撑与“集群效应” | 第18-30页 |
(一) 云南现当代艺术的支撑 | 第18-23页 |
1. 云南现代艺术的影响力 | 第19-21页 |
2. 云南当代艺术的“边缘性” | 第21-23页 |
(二) “集群效应”——中国第一个自营性艺术社区创库的成立 | 第23-30页 |
1. 创库艺术社区的形成及其地位 | 第23-25页 |
2. 创库对云南艺术市场的影响 | 第25-28页 |
3. 创库现象:学术探索的激进与经济效益的弱化 | 第28-30页 |
三、云南画廊的现状分析 | 第30-42页 |
(一) 云南画廊的现状 | 第30-36页 |
1. 云南画廊的基本构成 | 第30-33页 |
2. 云南画廊特殊的现象 | 第33-36页 |
(二) 云南画廊经营惨淡的成因分析 | 第36-42页 |
1. 学术与市场的剥离 | 第36-38页 |
2. 画廊、拍卖行、博览会各自为营 | 第38-42页 |
四、云南画廊的多元发展 | 第42-49页 |
(一) 多元发展 | 第42-45页 |
1. 以学术提升效益 | 第43-44页 |
2. 画廊的合理定位 | 第44页 |
3. 拓宽合作、完善产业链 | 第44-45页 |
4. 加强宣传、拓展空间 | 第45页 |
(二) “建立自己的中心” | 第45-49页 |
1. 借力东南亚博览会 | 第46-47页 |
2. 画廊间合作共赢、共同发展 | 第47-49页 |
结语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