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32页 |
·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能 | 第11-13页 |
·石墨烯概述 | 第12页 |
·石墨烯的结构 | 第12页 |
·石墨烯的基本电子性质 | 第12-13页 |
·石墨烯的表面化学反应 | 第13页 |
·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| 第13-20页 |
·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 | 第14-17页 |
·CVD 法制备石墨烯 | 第17页 |
·超声分散剥离法制备石墨烯 | 第17-18页 |
·电化学法制备石墨烯 | 第18-20页 |
·改性石墨烯在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上的应用 | 第20-30页 |
·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| 第20-21页 |
·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 | 第21页 |
·改性石墨烯直接用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 | 第21-27页 |
·改性石墨烯用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载体 | 第27-30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| 第30-32页 |
·研究背景和研究思路 | 第30-31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31-32页 |
第二章 实验设计与表征方法 | 第32-39页 |
·实验材料与化学试剂 | 第32-33页 |
·实验设备 | 第33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3-36页 |
·石墨烯的制备 | 第33-35页 |
·旋转圆盘电极(RDE)的制备 | 第35-36页 |
·石墨烯以及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| 第36-39页 |
·形貌及结构表征 | 第36页 |
·拉曼吸收光谱(Raman) | 第36-37页 |
·氮吸附比表面测试仪(BET) | 第37页 |
·X-射线衍射法(XRD) | 第37页 |
·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的评价 | 第37-39页 |
第三章 电化学法制备石墨烯 | 第39-57页 |
·引言 | 第39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9-42页 |
·不同电解质中电化学制备石墨烯 | 第39-41页 |
·电解剥落后产物的清洗与提纯 | 第41页 |
·电化学石墨烯的 SEM 表征 | 第41页 |
·电化学石墨烯的 TEM 表征 | 第41页 |
·氧还原电催化活性评价 | 第41-4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2-55页 |
·碱性环境下电化学制备石墨烯的探索 | 第42-48页 |
·不同电解质体系中电化学制备石墨烯的探索 | 第48-51页 |
·(NH_4)_2HPO_4电解质中电化学制备石墨烯 | 第51-55页 |
·EEG-(NH_4)_2HPO_4的 ORR 活性 | 第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四章 氧化剥落-还原石墨烯的制备 | 第57-75页 |
·引言 | 第57-58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58-60页 |
·氧化剥落-还原石墨烯的制备 | 第58-59页 |
·氧化石墨、GO 和 RGO 的表征 | 第59-60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60-74页 |
·改性 Hummers 法制备氧化石墨 | 第60-64页 |
·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| 第64-65页 |
·不同后处理方法对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影响 | 第65-70页 |
·不同还原方法对氧化剥落-还原石墨烯的影响 | 第70-7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第五章 改性石墨烯在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上的应用 | 第75-86页 |
·引言 | 第75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75-78页 |
·活化改性石墨烯的制备及其表征 | 第75-76页 |
·Pt/RGO 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| 第76-77页 |
·RGO 脉冲电沉积 Pt 制备膜电极 | 第77-78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78-85页 |
·肼还原石墨烯的元素分析 | 第78页 |
·活化石墨烯的比表面及其在碱环境中的氧还原活性 | 第78-79页 |
·活化石墨烯的 SEM 表征 | 第79-80页 |
·Pt/RGO 催化剂的表征与 ORR 活性 | 第80-84页 |
·RGO 脉冲电沉积 Pt 制备膜电极 | 第84-8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5-86页 |
第六章 超声分散法制备石墨烯 | 第86-96页 |
·引言 | 第86-88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88-89页 |
·超声分散石墨(SDG)制备少层石墨烯 | 第88页 |
·少层石墨烯的粒径分析 | 第88页 |
·少层石墨烯的 Raman 表征 | 第88页 |
·超声分散石墨烯的 SEM 表征 | 第88-89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89-95页 |
·溶剂对石墨超声分散的影响 | 第89页 |
·超声石墨烯的粒径分析 | 第89-91页 |
·超声石墨烯的 Raman 分析 | 第91-92页 |
·少层石墨的 SEM 形貌分析 | 第92-9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5-96页 |
结论 | 第96-9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8-10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05-106页 |
致谢 | 第106-107页 |
附件 | 第10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