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·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步态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| 第11-20页 |
·常用步态检测方法介绍 | 第12-13页 |
·常用传感器检测法介绍 | 第13-18页 |
·分类识别法的概述 | 第18-20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·论文的结构安排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人体步行运动分析 | 第22-28页 |
·人体下肢运动原理 | 第22-24页 |
·人体运动机理 | 第22页 |
·人体下肢解剖学机理 | 第22-24页 |
·人体动力学分析 | 第24-25页 |
·人体下肢各环节的质量分布和质心相对位置 | 第24页 |
·人体下肢各环节的转动惯量 | 第24-25页 |
·步行运动分析 | 第25页 |
·步态周期划分 | 第25-2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外骨骼感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| 第28-40页 |
·外骨骼感知系统简介 | 第28-30页 |
·足底压力信息的获取 | 第30-35页 |
·传感器的选型 | 第30-33页 |
·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 | 第33-34页 |
·压力传感器的布局 | 第34-35页 |
·下肢运动加速度的获取 | 第35-37页 |
·传感器的选型 | 第35-36页 |
·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 | 第36-37页 |
·加速度传感器的布局 | 第37页 |
·数据的通信 | 第37-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动态分类识别法在步态检测中的实现 | 第40-56页 |
·数据的采集及预处理 | 第40-43页 |
·数据的采集 | 第40-41页 |
·数据的预处理 | 第41-43页 |
·欧氏距离动态分类识别法的实现 | 第43-47页 |
·方法简介 | 第43-44页 |
·特征选择与特征提取 | 第44-45页 |
·规则制定与模型建立 | 第45-46页 |
·检测识别与动态更新 | 第46-47页 |
·支持向量机动态分类识别法的实现 | 第47-55页 |
·方法简介 | 第47-50页 |
·核函数的确定 | 第50页 |
·规划函数的确定 | 第50-52页 |
·多类分类方法的确定 | 第52-53页 |
·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步态检测实现 | 第53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五章 动态分类识别法的实验分析 | 第56-69页 |
·人体各相位的步态特征 | 第56-57页 |
·实验结果分析 | 第57-68页 |
·个体验证实验 | 第57-58页 |
·Leave one out 交叉验证实验 | 第58-60页 |
·Test on other subjects 实验 | 第60-61页 |
·对比实验 | 第61-6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9-71页 |
·工作总结 | 第69-70页 |
·未来工作展望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6-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