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保险论文--中国保险业论文--各种类型保险论文

我国农民工工伤预防机制研究--以湖州市为例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6页
目录第6-9页
一、绪论第9-17页
 (一) 研究背景第9页
 (二) 研究意义第9-11页
  1、理论意义第9-10页
  2、现实意义第10-11页
 (三) 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-14页
  1、国外研究综述第11-12页
  2、国内研究综述第12-14页
 (四) 研究方法、内容及框架第14-17页
  1、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2、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3、研究框架第16-17页
二、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7-21页
 (一) 相关概念界定第17-18页
  1、工伤第17页
  2、“三位一体”工伤保险制度第17-18页
  3、工伤预防机制第18页
  4、农民工第18页
 (二) 理论基础第18-21页
  1、“安全金字塔”法则第18-19页
  2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19页
  3、公平正义理论第19-21页
三、我国工伤预防发展历程和发展状况第21-26页
 (一) 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发展历程第21-23页
 (二) 我国工伤预防各阶段发展状况第23-26页
四、浙江省湖州市农民工工伤预防调查与分析第26-38页
 (一) 被调查农民工基本特征第27-30页
 (二) 农民工对工伤预防的认知情况第30-33页
 (三) 企业工伤预防基本情况第33-37页
 (四) 农民工工伤预防需求情况第37-38页
五、我国农民工工伤预防存在问题及分析第38-45页
 (一) 农民工工伤预防的特殊性分析第38-40页
  1、工种特殊性增加了工伤发生几率第38页
  2、身份特殊性和职业病发病滞后性影响分析第38-39页
  3、流动性大加重了工伤预防管理难度第39-40页
 (二) 缺乏高层次法律支撑第40页
 (三) 监管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制约了监管效率第40-41页
 (四) 政府宣传不到位导致农民工工伤预防认识不够第41页
 (五) 工伤保险费收支不科学影响工伤预防功能发挥第41-45页
六、国外工伤预防机制研究与启示第45-51页
 (一) 德国第45-47页
 (二) 日本第47-49页
 (三) 国外工伤预防机制的启示第49-51页
七、完善我国农民工工伤预防机制的建议第51-56页
 (一) 将高危行业和中小企业的农民工作为工伤预防的重点第51页
 (二) 工伤预防由职业安全为主转为职业安全与健康保护并重第51-52页
 (三) 利用多种手段共同构建多维立体的工伤预防体系第52-54页
  1、教育培训第52-53页
  2、监察评估系统第53页
  3、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第53页
  4、建立奖惩制度第53页
  5、技术指导与咨询服务第53-54页
  6、科研活动第54页
 (四) 加强政府责任,完善工伤预防三大机制第54-55页
 (五) 督促企业履行责任,维护农民工职业安全与健康第55页
 (六) 鼓励社会广泛参与,充分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第55-56页
附录1:调查问卷第56-58页
附录2:访谈提纲第58-59页
附录3:我国工伤保险行业风险分类表第59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4页
致谢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政府管制与昆明市网吧行业健康发展研究
下一篇:当前我国立法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