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绪论 | 第8-10页 |
一、 选题背景 | 第8-9页 |
二、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重点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民事私力救济概述 | 第10-19页 |
第一节 民事私力救济的概念阐释 | 第10-12页 |
第二节 民事私力救济的基本特征 | 第12-15页 |
一、 起因:主体主观或客观上遭受侵害性 | 第12页 |
二、 动机:自发性与效率性 | 第12-13页 |
三、 途径:依靠私力实现 | 第13-14页 |
四、 目的:保障权利或解决纠纷 | 第14页 |
五、 方式:手段多样性 | 第14-15页 |
六、 过程:非程序性 | 第15页 |
第三节 民事私力救济的适用范围 | 第15-19页 |
一、 民间讨债 | 第16-17页 |
二、 非常规讨薪和维权 | 第17页 |
三、 媒体、网络维权 | 第17-18页 |
四、 民间悬赏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民事私力救济正当性依据 | 第19-29页 |
第一节 民事私力救济的法理性依据 | 第19-21页 |
一、 自由主义理论 | 第19-20页 |
二、 社会契约理论 | 第20-21页 |
第二节 民事私力救济的经济性依据 | 第21-24页 |
一、 成本效益的要求 | 第21-24页 |
二、 市场供求关系的需要 | 第24页 |
第三节 民事私力救济的法价值依据 | 第24-29页 |
一、 自由平等的价值目标 | 第24-26页 |
二、 正义的价值目标 | 第26-27页 |
三、 效率的价值目标 | 第27-28页 |
四、 秩序的价值目标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我国民事私力救济的现状与困境 | 第29-34页 |
第一节 我国民事私力救济的发展现状 | 第29-30页 |
一、 法律上明确承认的私力救济 | 第29-30页 |
二、 未被法律认可的私力救济 | 第30页 |
第二节 我国民事私力救济的现实困境 | 第30-34页 |
一、 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国家意识 | 第30-31页 |
二、 扩张的行政权和司法权的萎缩 | 第31页 |
三、 多元化解纷机制立法不完善且各机制之间衔接不合理 | 第31-32页 |
四、 非诉在处理结果方面公允性缺乏有效保护 | 第32-34页 |
第四章 我国民事私力救济制度的完善 | 第34-45页 |
第一节 民事私力救济的域外考察 | 第34-37页 |
一、 西方国家民事私力救济理念 | 第34-35页 |
二、 西方国家民事私力救济方式 | 第35-37页 |
第二节 我国民事私力救济的制度完善 | 第37-42页 |
一、 引导公法性价值规范进入私法领域 | 第38-39页 |
二、 完善人民调解制度:深化民间调解渠道 | 第39-40页 |
三、 大力推动仲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| 第40-42页 |
第三节 我国民事私力救济制度的发展 | 第42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