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创新点摘要 | 第7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·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7页 |
·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·研究现状述评 | 第17页 |
·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| 第17-20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·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| 第20-30页 |
·城市化 | 第20-21页 |
·城市化的概念 | 第20页 |
·城市化的特征 | 第20-21页 |
·城市化的测度 | 第21页 |
·现代化 | 第21-23页 |
·现代化的内涵 | 第21-22页 |
·现代化的特征 | 第22-23页 |
·城市现代化 | 第23-26页 |
·城市现代化的内涵 | 第23页 |
·城市现代化的特征 | 第23-24页 |
·城市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及原动力 | 第24-26页 |
·主成分分析法 | 第26-29页 |
·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| 第26-27页 |
·主成分分析法的数学模型 | 第27页 |
·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| 第27-2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黑龙江省城市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30-44页 |
·城市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演变及启示 | 第30-33页 |
·国外城市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演变 | 第30-31页 |
·国内城市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演变 | 第31-32页 |
·对黑龙江省构建城市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启示 | 第32-33页 |
·黑龙江省城市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构建思路 | 第33-35页 |
·黑龙江省城市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| 第33-34页 |
·黑龙江省城市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| 第34-35页 |
·黑龙江省城市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| 第35-43页 |
·黑龙江省城市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初设 | 第35-37页 |
·黑龙江省城市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的筛选 | 第37-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4章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黑龙江省城市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 | 第44-59页 |
·黑龙江省十二个主要城市的现代化水平横向评价 | 第44-51页 |
·数据的采集 | 第44页 |
·数据的处理 | 第44页 |
·主成分的分析与选择 | 第44-50页 |
·评价结果分析 | 第50-51页 |
·黑龙江省近 5 年的城市现代化水平纵向评价 | 第51-58页 |
·数据的采集 | 第51页 |
·数据的处理 | 第51页 |
·评价结果 | 第51-54页 |
·评价结果分析 | 第54-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5章 黑龙江省城市现代化发展对策 | 第59-71页 |
·增强城市经济实力 | 第59-62页 |
·基于特色经济调整产业结构 | 第59页 |
·利用工业现代化带动城市现代化 | 第59-60页 |
·大力发展现代化服务业 | 第60-61页 |
·加大进出口贸易口岸建设力度与开放程度 | 第61-62页 |
·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| 第62-65页 |
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| 第62-63页 |
·扩大就业率 | 第63页 |
·加强人才资源开发 | 第63-64页 |
·强化科技创新力度 | 第64-65页 |
·加强资源节约与生态环境建设 | 第65-67页 |
·推进生态经济转型 | 第65页 |
·促进低碳发展 | 第65-66页 |
·强化节能减排 | 第66页 |
·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| 第66-67页 |
·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| 第67-68页 |
·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 | 第67页 |
·调整优化收入分配 | 第67-68页 |
·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| 第68页 |
·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| 第68-69页 |
·完善城市管理体制 | 第68-69页 |
·扩大基础设施投入 | 第69页 |
·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承载能力 | 第69页 |
·加快发展教育事业 | 第69-70页 |
·巩固提高基础教育 | 第70页 |
·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| 第70页 |
·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| 第7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结论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5页 |
发表文章目录 | 第75-76页 |
附录 | 第76-85页 |
致谢 | 第85-86页 |
详细摘要 | 第86-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