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医内科论文--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

维尔迈6号治疗阴寒型雷诺氏病的临床观察

缩略语表第1-6页
中文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前言第8-10页
文献综述第10-19页
 一 中医对雷诺氏病的认识和研究第10-14页
  (一) 中医对雷诺氏病病名的认识第10页
  (二) 中医对雷诺氏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0-12页
   1 古代中医学家对雷诺氏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0-11页
   2 现代中医学家对雷诺氏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1-12页
  (三) 中医对雷诺氏病治疗方法的认识第12-14页
   1 古代中医学家对雷诺氏病治疗方法的认识第12页
   2 现代中医学家对雷诺氏病治疗方法的认识第12-14页
    (1) 辨证分型治疗第12-13页
    (2) 专方加减治疗第13页
    (3) 自拟方药治疗第13-14页
    (4) 针灸推拿及穴位注射治疗第14页
 二 西医对雷诺氏病的认识和研究第14-19页
  (一) 对病因的认识和研究第14-15页
  (二) 病理生理第15页
  (三) 临床表现第15-16页
  (四) 辅助检查第16页
  (五) 诊断及鉴别诊断第16-18页
  (六) 治疗第18-19页
临床研究第19-28页
 一 病例来源及一般资料第19-21页
 二 病例诊断标准第21页
  (一) 中医诊断标准第21页
  (二) 西医诊断标准第21页
 三 病例选择标准第21-22页
  (一) 纳入病例标准第21-22页
  (二) 排除病例标准第22页
  (三) 终止和退出试验标准第22页
 四 给药方法及观察指标第22-24页
  (一) 用药第22页
  (二) 给药方法及疗程第22-23页
  (三) 观察指标第23-24页
 五 疗效判定标准第24页
 六 统计学方法第24页
 七 结果第24-28页
  (一) 两组总的疗效比较第24-25页
  (二) 对症状及体征的比较第25-27页
  (三) 对红细胞变形指数的比较第27-28页
讨论第28-35页
 一 雷诺氏病和雷诺氏综合征的区别第28页
 二 雷诺氏病的中医辨证论治第28-30页
 三 寒邪致瘀的病理机制及对照组药物的选择第30-31页
 四 维尔迈6号的药物分析第31-33页
 五 雷诺氏病的预防及调护第33-34页
 六 不足与展望第34-35页
结论第35-36页
参考文献第36-40页
附录第40-41页
致谢第41-4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2-44页
个人简历第44-45页
附件第45页

论文共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捏脊疗法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
下一篇:维尔迈2号治疗热毒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