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6页 |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1页 |
目录 | 第11-13页 |
縮略词表 | 第13-1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31页 |
第一节 磁共振成像(MRI)技术 | 第15-17页 |
·MRI原理 | 第15页 |
·基于血氧水平依赖效应的功能磁共振成像(BOLD-fMRI) | 第15-16页 |
·MRI结构像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静息态fMRI脑网络研究简介 | 第17-25页 |
·静息态研究简介 | 第17-20页 |
·静息态功能网络 | 第20-23页 |
·静息态fMRI数据分析方法 | 第23-25页 |
第三节 基于MRI数据的大脑分区研究 | 第25-26页 |
第四节 抑郁症脑功能研究简介 | 第26-29页 |
·抑郁症简介 | 第26-27页 |
·抑郁症脑功能研究 | 第27-29页 |
第五节 VBM分析原理简介 | 第29-30页 |
第六节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| 第30-31页 |
第二章 siCCA分析正常人静息态fMRI数据 | 第31-43页 |
第一节 引言 | 第31页 |
第二节 被试和方法 | 第31-34页 |
·两套静息态fMRI数据集 | 第31-32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32-34页 |
第三节 结果 | 第34-40页 |
·siCCA与sCCA的比较 | 第35-39页 |
·siCCA与ICA的比较 | 第39-40页 |
第四节 讨论 | 第40-41页 |
第五节 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三章 基于siCCA的抑郁症静息态网络分析 | 第43-59页 |
第一节 引言 | 第43页 |
第二节 被试与方法 | 第43-45页 |
·被试 | 第43-44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44-45页 |
第三节 结果 | 第45-54页 |
·组间DMN和STCN的分区体积差异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与DMN和STCN的功能连接差异分析 | 第47-50页 |
·抑郁症患者DMN体积与临床评分相关 | 第50-52页 |
·抑郁症患者DMN与STCN之间连接与临床评分相关 | 第52-54页 |
第四节 讨论 | 第54-57页 |
·抑郁症患者的脑功能结构改变 | 第54-57页 |
·功能网络与评分之间存在关联 | 第57页 |
第五节 小结 | 第57-59页 |
第四章 抑郁症杏仁核分割及功能连接分析 | 第59-69页 |
第一节 引言 | 第59-60页 |
·杏仁核分区结构 | 第59页 |
·基于静息态fMRI数据的脑区分割 | 第59-60页 |
第二节 被试和方法 | 第60-62页 |
·被试 | 第60-61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61-62页 |
第三节 结果 | 第62-66页 |
·杏仁核分割结果 | 第62-63页 |
·杏仁核分区的功能连接 | 第63-66页 |
第四节 讨论 | 第66-67页 |
第五节 小结 | 第67-69页 |
第五章 用于VBM分析的大鼠模板 | 第69-77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 | 第69-70页 |
第二节 被试和方法 | 第70-72页 |
·实验动物和MRI数据采集 | 第70页 |
·方法 | 第70-72页 |
第三节 结果 | 第72-75页 |
·预处理及分割 | 第72-73页 |
·模板和组织概率图 | 第73-75页 |
第四节 讨论和小结 | 第75-77页 |
第六章 总结 | 第77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93页 |
作者简历及博士在读期间发表和待完成的论文及会议文章 | 第93-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