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--道德教育论文

中国当代道德缺失现象的根源探析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目录第7-9页
第1章 绪论第9-13页
   ·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第9-10页
   ·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·特色和创新之处第11-13页
     ·选题具有针对性第11页
     ·课题研究具有实用性第11-13页
第2章 道德是公序良俗社会的基石第13-21页
   ·道德的起源、内涵及其功能第13-21页
     ·道德的起源第13-14页
     ·道德的发展第14-15页
     ·道德发展的标志第15-16页
     ·道德的内涵和功能第16-21页
第3章 当代社会道德缺失现象之表现第21-33页
   ·诚信缺失第21-24页
     ·个人诚信缺失第21-22页
     ·企业诚信危机第22-24页
   ·职业道德缺失第24-27页
     ·公务员的职业道德缺失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医生的职业道德缺失第26页
     ·新闻媒体的职业道德缺失第26-27页
   ·有关婚姻家庭的道德问题第27-30页
     ·爱情是婚姻家庭的基础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婚姻家庭的暴力第28-29页
     ·离婚中的道德问题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婚外情的道德问题第30页
   ·道德责任的缺失第30-33页
     ·企业道德责任的缺失第31-32页
     ·价值观扭曲,拜金主义盛行第32页
     ·从“小悦悦”事件谈人情冷漠第32-33页
第4章 道德缺失的根源第33-41页
   ·社会转型时期经济体制的变化对道德的影响第33-35页
     ·经济体制的变化对道德的正面作用第33-34页
     ·经济体制的变化对道德的负面作用第34-35页
   ·制度的影响第35-37页
     ·人们对制度缺乏必要的认识第35页
     ·制度的虚设影响制度的规范第35-36页
     ·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使制度失灵第36页
     ·制度的“异化”使制度受到破坏第36-37页
   ·家庭教育的缺失第37-41页
     ·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作用和影响第37-41页
第5章 治理道德缺失的措施第41-51页
   ·树立正确的义利观第41-43页
     ·公平与正义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第41-42页
     ·义和利的辩证统一第42-43页
   ·重视道德教育第43-47页
     ·道德教育是个人良知形成的条件第43-45页
     ·道德教育的渠道和方式第45-47页
   ·建设制度文明第47-51页
     ·制度的公正第48页
     ·加强法制和制度建设第48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3页
致谢第53-55页
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方针的变迁及其规律研究
下一篇:西安回坊民族小学教育现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