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烟雾媒介的空间气流场及温度场测量
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19页 |
·引言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背景与现状 | 第15-17页 |
·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三维空间烟雾浓度场测量 | 第19-32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9-21页 |
·系统概述 | 第21页 |
·激光散射方程 | 第21-22页 |
·成像模型 | 第22-23页 |
·沿激光线采样烟雾浓度 | 第23-24页 |
·重建空间烟雾浓度场 | 第24-28页 |
·反距离加权插值法 | 第25页 |
·Push-pull 算法 | 第25-26页 |
·模拟插值 | 第26-28页 |
·确定相函数 | 第28-31页 |
·实验测量相函数 | 第29-31页 |
·双通道交叉估计相函数 | 第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空间气流场及温度场计算 | 第32-43页 |
·三维光流法计算空间气流场 | 第32-38页 |
·光流法研究现状 | 第32-34页 |
·三维光流法 | 第34-38页 |
·计算空间温度场 | 第38-41页 |
·最小二乘法多项式拟合 | 第39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四章 设备及参数标定 | 第43-56页 |
·摄像机模型及标定 | 第43-48页 |
·摄像机模型 | 第43-46页 |
·镜头畸变模型 | 第46-47页 |
·摄相机标定 | 第47-48页 |
·激光束位置及方向标定 | 第48-51页 |
·温度传感器位置标定 | 第51页 |
·CCD 亮度响应标定 | 第51-54页 |
·非线性校正基本原理 | 第52-53页 |
·非线性校正方法 | 第53-54页 |
·激光束亮度标定 | 第54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五章 系统搭建及实验结果 | 第56-72页 |
·软件系统 | 第56-59页 |
·硬件系统 | 第59-60页 |
·实验流程及结果 | 第60-71页 |
·摄像机内参数标定 | 第62-63页 |
·摄像机姿态标定 | 第63页 |
·激光阵列位置标定 | 第63-64页 |
·温度传感器位置标定 | 第64-65页 |
·拍摄散射视频 | 第65-66页 |
·烟雾浓度场重建 | 第66-68页 |
·计算空间气流场 | 第68-69页 |
·空间温度场估计 | 第69-7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·本文内容总结 | 第72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