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三阶段DEA的我国电信业效率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1 绪论 | 第10-19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述评 | 第11-17页 |
| ·基于传统DEA的电信业效率研究 | 第12-15页 |
| ·基于多阶段DEA的电信业效率研究 | 第15-17页 |
| ·研究方法与内容 | 第17-19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| 2 理论基础 | 第19-29页 |
| ·效率相关理论 | 第19-21页 |
| ·效率的理论发展 | 第19-20页 |
| ·效率的测量方法 | 第20-21页 |
| ·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相关理论 | 第21-29页 |
| ·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效率的分类 | 第22-23页 |
| ·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基本模型 | 第23-26页 |
| ·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发展 | 第26-29页 |
| 3 省际电信行业效率研究 | 第29-44页 |
| ·模型设定与指标选取 | 第29-32页 |
| ·模型设定与研究对象设定 | 第29页 |
| ·投入与产出指标选取 | 第29-31页 |
| ·环境变量选取 | 第31-32页 |
| ·第一阶段DEA结果 | 第32-35页 |
| ·技术效率 | 第32-34页 |
| ·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 | 第34-35页 |
| ·第二阶段SFA结果 | 第35-37页 |
| ·第三阶段DEA结果 | 第37-40页 |
| ·第三阶段效率值 | 第37-39页 |
| ·第一、三阶段效率值对比 | 第39-40页 |
| ·结果讨论 | 第40-44页 |
| 4 电信企业运营效率研究 | 第44-61页 |
| ·模型设定与指标选取 | 第44-47页 |
| ·模型设定 | 第44页 |
| ·样本选取 | 第44页 |
| ·投入与产出指标选取 | 第44-46页 |
| ·环境变量选取 | 第46-47页 |
| ·第一阶段DEA结果 | 第47-51页 |
| ·技术效率 | 第48-50页 |
| ·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 | 第50-51页 |
| ·第二阶段SFA结果 | 第51-53页 |
| ·第三阶段DEA结果分析 | 第53-57页 |
| ·第三阶段效率值分析 | 第53-55页 |
| ·第一、三阶段效率值对比 | 第55-57页 |
| ·结果讨论 | 第57-61页 |
| 5 结语 | 第61-66页 |
| ·结论及启示 | 第61-65页 |
| ·贡献与展望 | 第65-66页 |
| 致谢 | 第66-67页 |
| 主要参考文献 | 第67-72页 |
| 附录A | 第72-79页 |
| 附录B | 第79-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