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数据包络方法的生态政策评价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1 绪论 | 第10-16页 |
| ·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10页 |
| ·理论及实践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| ·生态与发展的关系 | 第11-12页 |
| ·生态政策效果评价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3-14页 |
| ·本文主要内容 | 第14-15页 |
| ·本文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| 2 相关理论和方法综述 | 第16-26页 |
| 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6-18页 |
| ·环境政策 | 第16页 |
| ·生态政策 | 第16-17页 |
| ·政策评价 | 第17-18页 |
| ·数据包络分析方法(DEA) | 第18-22页 |
| ·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概述 | 第18页 |
| ·数据包络方法基本模型 | 第18-21页 |
| ·数据包络方法的演化及应用 | 第21-22页 |
| ·生态政策的评价方法 | 第22-26页 |
| ·定性评价方法 | 第22-23页 |
| ·定量评价方法 | 第23-26页 |
| 3 生态政策评价模型的建立 | 第26-30页 |
| ·模型构建的立足点 | 第26-27页 |
| ·体现生态政策特点 | 第26页 |
| ·数据包络方法的优势 | 第26-27页 |
| ·评价模型框架 | 第27-28页 |
| ·模型的特点 | 第28-30页 |
| ·模型的应用范围 | 第28页 |
| ·模型的优势 | 第28-30页 |
| 4 生态政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30-46页 |
| 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| 第30页 |
| ·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 | 第30-39页 |
| ·我国现有生态政策概述 | 第31-33页 |
| ·数据包络方法对指标的要求 | 第33页 |
| ·指标体系的确立原则 | 第33-34页 |
| ·相关指标体系借鉴 | 第34-39页 |
| ·指标体系的确立 | 第39-46页 |
| ·指标的选择过程 | 第39-41页 |
| ·指标体系形成 | 第41-44页 |
| ·指标的投入产出特性 | 第44页 |
| ·对非期望输出的处理 | 第44-46页 |
| 5 模型检验 | 第46-61页 |
| ·我国现有水资源状况 | 第47-48页 |
| ·决策单元的选择 | 第48-50页 |
| ·指标的识别及数据的获得 | 第50-51页 |
| ·指标预处理 | 第51-54页 |
| ·主成分分析法 | 第51-52页 |
| ·关键指标的确定 | 第52-54页 |
| ·运用DEA方法评价 | 第54-59页 |
| ·数据处理软件 | 第54-55页 |
| ·结果分析 | 第55-58页 |
| ·结果检验 | 第58-5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| 6 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| ·结论 | 第61页 |
| ·展望 | 第61-6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| 第66-67页 |
| 致谢 | 第67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