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第1章 综述 | 第10-25页 |
| ·膜与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概述 | 第10-12页 |
| ·膜分离技术 | 第10-11页 |
| ·膜生物反应器 | 第11-12页 |
| ·膜污染及控制 | 第12-18页 |
| ·膜污染 | 第12-16页 |
| ·电场膜生物反应器延缓膜污染原理及研究进展 | 第16-18页 |
| ·导电高分子聚吡咯 | 第18-20页 |
| ·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导电机理 | 第18-20页 |
| ·聚吡咯 | 第20页 |
| ·电Fenton高级氧化技术 | 第20-22页 |
| ·复合功能膜反应器处理废水 | 第22-25页 |
| ·一体式悬浮型膜化学反应器 | 第23页 |
| ·一体式负载型膜化学反应器 | 第23-25页 |
| 第2章 研究目的、意义与内容 | 第25-29页 |
| 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25-28页 |
| ·制备导电膜置于EMBR延缓膜污染 | 第25-26页 |
| ·结合膜分离与催化技术处理水体污染物 | 第26-28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28-29页 |
| 第3章 GO(Gr)/PPy修饰导电膜的制备与表征 | 第29-39页 |
| ·引言 | 第29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29-32页 |
| ·试剂与仪器 | 第29页 |
| ·氧化石墨烯及石墨烯的制备 | 第29-30页 |
| ·导电复合膜的制备 | 第30-31页 |
| ·导电膜性能的表征研究 | 第31-32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32-37页 |
| ·红外表征分析 | 第32-33页 |
| ·膜表面的宏观结构 | 第33-34页 |
| ·膜表面的微观结构 | 第34-36页 |
| ·膜孔径 | 第36-37页 |
| ·导电性 | 第37页 |
| ·小结 | 第37-39页 |
| 第4章 导电膜抗污染性能研究 | 第39-49页 |
| ·引言 | 第39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39-41页 |
| ·试剂与仪器 | 第39页 |
| ·导电膜在模拟EMBR中的抗污染性实验 | 第39-41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1-47页 |
| ·LPM法改性膜的抗污染性能 | 第41页 |
| ·VPM法改性膜的抗污染性能 | 第41-44页 |
| ·膜污染机理 | 第44-47页 |
| ·小结 | 第47-49页 |
| 第5章 导电膜的催化性能研究 | 第49-54页 |
| ·引言 | 第49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49页 |
| ·试剂与仪器 | 第49页 |
| ·改性膜做催化电极对低浓度MB的降解 | 第49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9-52页 |
| ·目标污染物简介 | 第49-50页 |
| ·改性膜做电极催化降解污染物分析 | 第50-52页 |
| ·小结 | 第52-54页 |
| 第6章 电极膜在自循环化学反应器中对污染物的催化降解研究 | 第54-62页 |
| ·引言 | 第54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54-55页 |
| ·试剂与仪器 | 第54页 |
| ·Gr/PPy电极膜在MCR中的催化降解实验 | 第54-55页 |
| ·AQS/Gr/PPy电极膜的催化降解实验 | 第55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55-61页 |
| ·Gr/PPy电极膜在自循环MCR中对MB降解的影响因子 | 第56-59页 |
| ·Gr/PPy电极膜在优化条件下对MB的降解稳定性分析 | 第59-60页 |
| ·AQS进一步改善Gr/PPy电极膜对污染物的降解性能 | 第60-61页 |
| ·小结 | 第61-62页 |
| 第7章 结论 | 第62-6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3-71页 |
| 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 | 第71-73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73-74页 |
| 致谢 | 第74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