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超宽带的室内定位算法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5页 |
·无线定位系统简介 | 第8-11页 |
·无线导航典型系统 | 第8-9页 |
·卫星导航典型系统 | 第9-10页 |
·蜂窝无线定位系统 | 第10页 |
·室内定位系统 | 第10-11页 |
·选择超宽带原因 | 第11-12页 |
·超宽带(UWB)简介 | 第11页 |
·超宽带在室内定位的优越性 | 第11-12页 |
·超宽带定位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状况 | 第12-13页 |
·国外室内定位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室内定位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·论文研究背景及章节安排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超宽带室内信道模型及定位原理 | 第15-34页 |
·超宽带室内信道模型 | 第15-24页 |
·室内信道模型对于定位的意义 | 第15页 |
·泊松模型 | 第15-16页 |
·△-K 模型 | 第16-17页 |
·S-V 模型 | 第17-18页 |
·IEEE802.15.4a 标准模型 | 第18-21页 |
·IEEE802.15.4a 的模型参数 | 第21-24页 |
·超宽带室内定位原理 | 第24-29页 |
·超宽带系统收发机结构 | 第26-27页 |
·超宽带定位原理 | 第27-29页 |
·超宽带信号直达波鉴别方法 | 第29-32页 |
·Wylie 直波鉴别方法 | 第29-31页 |
·残差分析判决算法 | 第31-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超宽带参数化室内定位方法 | 第34-61页 |
·基于 TOA 的室内定位方法 | 第34-40页 |
·TOA 的几何模型 | 第34-36页 |
·TOA 的信号模型 | 第36-37页 |
·时域 CHAN 算法 | 第37-38页 |
·频域 MUSIC 算法 | 第38-40页 |
·基于 TDOA 的室内定位方法 | 第40-45页 |
·TDOA 几何原理 | 第40-41页 |
·TDOA 的数学模型 | 第41-42页 |
·TDOA 相关函数算法 | 第42-44页 |
·TDOA 高阶累积量算法 | 第44页 |
·TDOA 泰勒递归算法 | 第44-45页 |
·基于 AOA 的室内定位方法 | 第45-49页 |
·AOA 的几何模型 | 第45-46页 |
·AOA 的信号模型 | 第46-47页 |
·最大似然角估计算法 | 第47-48页 |
·期望最大化角估计算法 | 第48-49页 |
·基于 RSSI 的室内定位方法 | 第49-54页 |
·RSSI 距离损耗模型 | 第49-52页 |
·RSSI 自适应迭代法 | 第52-54页 |
·混合参数定位方法 | 第54-59页 |
·TOA/AOA 混合算法 | 第54-56页 |
·TOA/RSSI 混合算法 | 第56-5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第四章 超宽带参数化室内定位仿真及误差分析 | 第61-73页 |
·误差判定标准 | 第61页 |
·均方误差 | 第61页 |
·克拉美罗下界 | 第61页 |
·仿真模型 | 第61-64页 |
·参数测量算法仿真 | 第64-69页 |
·TOA 算法仿真 | 第64-66页 |
·TDOA 算法仿真 | 第66-67页 |
·RSSI 算法仿真 | 第67-68页 |
·混合算法仿真 | 第68-69页 |
·几种方法比较 | 第69-70页 |
·不同已知节点数 | 第69页 |
·不同信噪比 | 第69-70页 |
·超宽带室内定位误差来源及改善途径 | 第70-71页 |
·时钟同步误差 | 第70-71页 |
·多径传播误差 | 第7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1-73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3-74页 |
·总结 | 第73页 |
·展望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