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绪论 | 第12-21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第二节 文献综述 | 第13-17页 |
一、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二、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三、已有研究总结 | 第17页 |
第三节 研究方案 | 第17-18页 |
一、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7-18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第四节 基本概念界定 | 第18-21页 |
第一章 英国实施资格证书制度历程 | 第21-37页 |
第一节 英国职业证书制度的出台背景 | 第21-23页 |
一、新职业主义思潮的滥觞于时 | 第21页 |
二、摆脱国运颓势建构完善体制 | 第21-22页 |
三、造就职业教育产业布局契合 | 第22页 |
四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呼之欲出 | 第22-23页 |
第二节 英国职业证书制度的历史沿革 | 第23-33页 |
一、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变革 | 第23-32页 |
二、英国资格框架改革分类举措 | 第32-33页 |
第三节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功能作用 | 第33-37页 |
一、平衡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的调节功能 | 第34页 |
二、促使从业者素质能力提高的导向功能 | 第34-35页 |
三、促进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的辅助功能 | 第35页 |
四、强化政府管理与服务职能的行政功能 | 第35-37页 |
第二章 英国资格证书市场供需分析 | 第37-65页 |
第一节 英国资格证书需求概述 | 第38-51页 |
一、英国资格证书总体需求情况 | 第38-44页 |
二、英国学术资格市场需求 | 第44-45页 |
三、英国职业资格及其他资格市场需求 | 第45-51页 |
第二节 英国资格证书供给概述 | 第51-62页 |
一、英国资格证书总体供给情况 | 第52-56页 |
二、英国学术资格市场供给 | 第56页 |
三、英国职业资格及其他资格市场供给 | 第56-62页 |
第三节 资格偏好的形成、变化与制度结构 | 第62-65页 |
一、偏好形成离不开制度的参与和渗透 | 第62-63页 |
二、影响偏好的文化因素 | 第63页 |
三、影响偏好的社会制度因素 | 第63-65页 |
第三章 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| 第65-87页 |
第一节 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组织管理体系 | 第65-71页 |
一、教育与技能部(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kill,DFES) | 第66-67页 |
二、资格与考试管理办公室(Office of the qualifications and examinationsregulator,Ofqual) | 第67页 |
三、教育督导机构(Institutions of Education Supervision) | 第67-68页 |
四、培训与企业委员会(Training and Enterprise Council,TEC) | 第68页 |
五、产业指导机构(Lead Bodies,LB) | 第68-69页 |
六、证书颁发机构(Awarding Organization,AO) | 第69页 |
七、考评鉴定中心(Approved Centers,AC) | 第69-70页 |
八、职业继续教育机构 | 第70页 |
九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管理体系 | 第70-71页 |
第二节 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本结构 | 第71-85页 |
一、英国国家职业资格的标准等级体系 | 第72-76页 |
二、英国国家职业资格的考核评估体系 | 第76-81页 |
三、英国国家职业资格的质量保障体系 | 第81-85页 |
第三节 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成效与不足 | 第85-87页 |
一、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优势与成效 | 第85-86页 |
二、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质疑与不足 | 第86-87页 |
第四章 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经验及启示 | 第87-101页 |
第一节 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展的经验总结 | 第87-92页 |
一、依法治教,强调政府合理干预 | 第87-88页 |
二、企业合作,注重联系市场需求 | 第88-89页 |
三、能力培养,改革传统考评方式 | 第89-90页 |
四、质量管理,重视资格证书生命 | 第90-91页 |
五、普职融通,证书功能不断扩展 | 第91页 |
六、“公民社会”,制衡博弈各方利益 | 第91-92页 |
第二节 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| 第92-101页 |
一、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展历程 | 第92-93页 |
二、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足与争议 | 第93-96页 |
三、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启示 | 第96-101页 |
跋 | 第101-10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4-108页 |
后记 | 第108-10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