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1页 |
§1-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§1-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§1-3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9-10页 |
§1-4 技术方法与路线 | 第10-11页 |
第二章 重载交通干线公路交通组成调查研究 | 第11-20页 |
§2-1 道路交通情况调查分析 | 第11-15页 |
2-1-1 车型组成调查分析 | 第11-13页 |
2-1-2 车辆超载情况调查分析 | 第13-15页 |
§2-2 不同轴型的交通轴载谱调查分析 | 第15-19页 |
2-2-1 单轴单轮型后轴轴载谱 | 第16-17页 |
2-2-2 单轴双轮型后轴轴载谱 | 第17页 |
2-2-3 双联轴型后轴轴载谱 | 第17-19页 |
§2-3 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三章 大修路面使用状况等级分类 | 第20-29页 |
§3-1 典型路段路面状况调查 | 第20-24页 |
3-1-1 调查路段的选取 | 第20-21页 |
3-1-2 调查结果及分析 | 第21-24页 |
§3-2 干线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原因分析 | 第24页 |
§3-3 大修路面评价指标的选取 | 第24-27页 |
3-3-1 指标PCI在大修评价中的不足 | 第25页 |
3-3-2 结构强度指标 | 第25-26页 |
3-3-3 路面裂缝评价指标 | 第26页 |
3-3-4 路面修补评价指标 | 第26-27页 |
§3-4 基于物元理论的大修路面等级分类 | 第27-28页 |
§3-5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四章 大修路面铣刨厚度的确定方法研究 | 第29-39页 |
§4-1 铣刨厚度确定的必要性 | 第29页 |
§4-2 旧路当量模量的确定 | 第29-37页 |
4-2-1 铣刨前路表弯沉与铣刨后旧路当量模量的关系 | 第29-33页 |
4-2-2 通过实例验证旧路当量模量 | 第33-37页 |
§4-3 旧路当量模量法确定铣刨厚度 | 第37-38页 |
4-3-1 大修工程均匀路段的划分 | 第37-38页 |
4-3-2 旧路当量模量法确定铣刨厚度 | 第38页 |
§4-4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五章 重载交通干线公路大修结构形式研究 | 第39-62页 |
§5-1 不同轴型对路面结构的受力影响 | 第39-44页 |
5-1-1 基于KENPAVE的计算参数 | 第40-42页 |
5-1-2 不同轴型荷载的路面力学响应 | 第42-44页 |
§5-2 干线公路大修结构形式调查 | 第44-47页 |
§5-3 基于有限元的典型大修结构形式推荐 | 第47-61页 |
5-3-1 有限元模型及参数 | 第47-48页 |
5-3-2 干线公路大修结构形式验算 | 第48-58页 |
5-3-3 界面层间接触对大修方案的影响 | 第58-61页 |
§5-4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六章 冷再生在大修路面结构中的应用 | 第62-78页 |
§6-1 冷再生大修结构形式推荐 | 第62-71页 |
6-1-1 下承层结构强度分级 | 第62-64页 |
6-1-2 冷再生大修推荐结构形式力学验算 | 第64-71页 |
§6-2 强度形成早期交通对冷再生路面结构的影响 | 第71-77页 |
6-2-1 水泥冷再生基层养生 14 天铺筑面层时施工车辆对路面结构的力学影响 | 第71-75页 |
6-2-2 水泥冷再生基层养生 21 天铺筑面层时施工车辆对路面结构的影响 | 第75-77页 |
§6-3 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8-80页 |
§7-1 主要研究结论 | 第78-79页 |
§7-2 展望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