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插图索引 | 第10-11页 |
附表索引 | 第11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2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4-19页 |
·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4-16页 |
·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6-18页 |
·评介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9-2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9-2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第2章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基础 | 第22-27页 |
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界定 | 第22-23页 |
·基本公共服务 | 第22页 |
·均等化 | 第22-23页 |
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依据 | 第23-27页 |
·福利经济理论 | 第23-24页 |
·公共产品理论 | 第24-25页 |
·社会契约理论 | 第25-26页 |
·公平正义理论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长株潭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分析 | 第27-35页 |
·长株潭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衡量指标与测算方法 | 第27-28页 |
·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衡量指标 | 第27-28页 |
·测算方法的选择 | 第28页 |
·长株潭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分析 | 第28-30页 |
·基础设施指标均等化程度不高 | 第28-29页 |
·医疗卫生指标相对达到均等化 | 第29-30页 |
·社会保障指标均等化不够 | 第30页 |
·长株潭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 | 第30-32页 |
·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差距大 | 第30-31页 |
·基本公共服务生产能力差距大 | 第31页 |
·基本公共服务消费能力差距大 | 第31-32页 |
·长株潭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原因分析 | 第32-35页 |
·城市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| 第32页 |
·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 | 第32-33页 |
·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合理 | 第33-34页 |
·政府服务职能意识不强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国内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| 第35-41页 |
·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经验 | 第35-38页 |
·美国的转移支付制度 | 第35-36页 |
·日本的地方交付金制度 | 第36-37页 |
·澳大利亚的分税制 | 第37页 |
·德国的财政法律体系 | 第37-38页 |
·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多元化供给制度 | 第38页 |
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启示 | 第38-41页 |
·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收入 | 第38-39页 |
·规范转移支付形式 | 第39-40页 |
·健全财政法律体系 | 第40页 |
·完善激励机制 | 第40-41页 |
第5章 长株潭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探索 | 第41-51页 |
·长株潭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导思想 | 第41-42页 |
·长株潭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原则 | 第42-43页 |
·长株潭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措施 | 第43-51页 |
·改革公共财政体系 | 第44-46页 |
·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制度 | 第46-48页 |
·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| 第48-49页 |
·完善政府评估制度 | 第49-51页 |
结论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