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4页 |
1 绪论 | 第14-20页 |
·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是第四代人机交互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| 第15-16页 |
·应用背景及意义 | 第16-17页 |
·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| 第17-20页 |
·论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7-18页 |
·论文的结构安排 | 第18-20页 |
2 研究现状及概述 | 第20-34页 |
·运动目标检测常用方法 | 第21-29页 |
·时间差分/帧间差 | 第21-22页 |
·背景建模 | 第22-26页 |
·Graph Cuts | 第26-28页 |
·光流法 | 第28页 |
·其它方法 | 第28-29页 |
·目标跟踪常用方法 | 第29-32页 |
·轮廓跟踪 | 第30页 |
·粒子滤波 | 第30-31页 |
·均值漂移 | 第31-32页 |
·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面临的困难 | 第32-34页 |
3 基于阴影流和3 D MAP-MRF的运动阴影消除算法 | 第34-70页 |
·引言 | 第34页 |
·相关问题 | 第34-41页 |
·阴影消除的运动目标检测相关算法 | 第35-38页 |
·马尔可夫随机场后验概率最大化的求解-图切(Graph Cuts) | 第38-41页 |
·基于阴影流和3D MAP-MRF的运动阴影消除 | 第41-61页 |
·混合高斯GMM模型 | 第42-45页 |
·阴影弱分类器 | 第45-48页 |
·阴影流 | 第48-54页 |
·3D马尔可夫随机场3D-MRF | 第54-58页 |
·3D图的构造及动态图切算法 | 第58-61页 |
·实验分析 | 第61-67页 |
·小结 | 第67-70页 |
4 基于累计局部核直方图非参估计的动态背景运动检测 | 第70-96页 |
·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的运动目标检测 | 第70-77页 |
·非参数核密度估计 | 第70-74页 |
·基于核密度估计的运动检测 | 第74-77页 |
·动态场景中基于累计局部核直方图估计的运动检测 | 第77-88页 |
·局部核直方图 | 第77-81页 |
·累计局部核直方图及其非参估计 | 第81-85页 |
·距离度量 | 第85-87页 |
·NPE-CLKH和KDE的不同 | 第87-88页 |
·实验分析 | 第88-94页 |
·小结 | 第94-96页 |
5 基于码书和纹理特征的运动目标检测 | 第96-110页 |
·基于码书和GLBP的运动目标检测 | 第96-104页 |
·码书模型构建 | 第96-98页 |
·模型的初始化 | 第98-99页 |
·码字的颜色和亮度相似性 | 第99-100页 |
·码字的重新排列及剔除 | 第100-101页 |
·GLBP模型 | 第101-103页 |
·前景的分割及背景模型的在线学习 | 第103-104页 |
·实验分析 | 第104-109页 |
·小结 | 第109-110页 |
6 基于LMSF-MS的目标跟踪算法 | 第110-126页 |
·引言 | 第110-111页 |
·LMSF-MS目标跟踪算法 | 第111-116页 |
·LMSF-MS中的均值漂移 | 第111-114页 |
·模板的更新 | 第114-115页 |
·LMSF-MS算法流程 | 第115-116页 |
·实验分析 | 第116-124页 |
·小结 | 第124-126页 |
7 总结与展望 | 第126-130页 |
·全文的工作总结 | 第126-127页 |
·进一步的研究设想 | 第127-1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0-140页 |
附录A | 第140-142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42-146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1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