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绪论 | 第11-14页 |
一、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| 第11页 |
二、 与本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文献资料 | 第11-13页 |
三、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一、 自弹自唱技能在教师基本教学能力构成中的作用和意义 | 第14-16页 |
(一) 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 | 第14页 |
(二) 师范特点的集中体现 | 第14-15页 |
(三) 弹唱综合能力的训练 | 第15页 |
(四) 相关课程的整合 | 第15-16页 |
二、 自弹自唱能力训练的内容与方法 | 第16-21页 |
(一) 注重钢琴伴奏的训练 | 第16-18页 |
(二) 特殊的演唱形式 | 第18-20页 |
1、 改变以往演唱方式,由站唱变为坐唱 | 第18页 |
2、 快速读谱,分阶段练习为带歌词视唱做准备 | 第18-19页 |
3、 尽快熟练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 | 第19-20页 |
(三) 弹与唱相结合的训练 | 第20-21页 |
三、 课程内容与训练方法的改革 | 第21-29页 |
(一)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,调整教学内容; | 第21-24页 |
1、 目前的钢琴教学对于自弹自唱训练的不足 | 第21-23页 |
2、 将弹唱加入钢琴基础课程教学 | 第23-24页 |
(二) 声乐课堂难易结合,注重真情流露 | 第24-27页 |
1、 注重儿童歌曲的演唱训练 | 第24-25页 |
2、 歌唱感情的自然流露 | 第25-27页 |
(三) 和声、视唱练耳等基础学科是坚实的理论支撑 | 第27-29页 |
1、 和声理论的应用 | 第27页 |
2、 重视简谱和带歌词视唱的训练 | 第27-29页 |
四、 如何培养学生自弹自唱能力的自我体验 | 第29-34页 |
(一) 教学目标与内容 | 第29-30页 |
1、 明确教育目的,调整相关教学内容 | 第29页 |
2、 因材施教、扬长避短,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| 第29页 |
3、 增加实践机会,尽可能多的进行表演和实践活动 | 第29-30页 |
(二) 良好的学科基础 | 第30页 |
(三) 多分析弹唱不同风格成谱歌曲 | 第30-32页 |
1、 用心揣摩不同风格成谱的不同风格弹唱特点 | 第30-31页 |
2、 用不同的调来练习歌曲,熟悉每一个调 | 第31-32页 |
(四) 因材施教,对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重点; | 第32页 |
1、 钢琴突出的学生注重表现和声和即兴伴奏的表演 | 第32页 |
2、 声乐突出的学生以真情流露为突破口 | 第32页 |
(五) 增加视谱唱词的训练,提高视谱弹唱能力 | 第32-33页 |
1、 注重听音、视唱(视谱唱词)能力的训练 | 第33页 |
2、 良好的记谱能力,尽快记住旋律 | 第33页 |
(六) 良好的综合应变能力 | 第33-34页 |
结语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