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分子生物学论文--基因工程(遗传工程)论文

黑曲霉木聚糖酶基因的克隆、改造及高效表达

致谢第1-4页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12页
前言第12-14页
 1 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页
 2 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-13页
 3 本课题研究创新点第13-14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4-25页
   ·木聚糖酶第14-15页
     ·木聚糖酶的分类第14页
     ·木聚糖酶的来源第14-15页
   ·木聚糖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第15-20页
     ·木聚糖酶基因的克隆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木聚糖酶基因的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第16-17页
     ·木聚糖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木聚糖酶基因的分子改造第18-20页
   ·影响外源蛋白表达因素第20-22页
     ·表达载体的影响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启动子的影响第21页
     ·宿主的影响第21页
     ·信号肽的影响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密码子的选择第22页
     ·外源基因AT含量第22页
     ·mRNA的稳定性第22页
     ·外源基因的拷贝数第22页
     ·培养条件的影响第22页
   ·基于PCR的体外诱变技术第22-24页
     ·定点突变第23页
     ·随机突变第23页
     ·DNA改组第23-24页
   ·木聚糖酶的应用研究进展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在制浆造纸中的应用第24页
     ·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第24-25页
第二章 黑曲霉木聚糖酶基因XYNB的克隆第25-41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第25-27页
     ·菌株及质粒第25页
     ·药品与酶第25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与主要试剂的配制第25-27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第27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27-35页
     ·斜面培养第27页
     ·种子摇瓶培养第27页
     ·黑曲霉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引物设计第28页
     ·木聚糖酶基因xynB的克隆第28-29页
     ·xynB内含子的去除第29-31页
     ·琼脂糖凝胶核酸电泳第31页
     ·目的片段的回收第31-32页
     ·DNA浓缩第32页
     ·PCR产物的TA克隆第32页
     ·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第32-33页
     ·质粒小量提取第33-34页
     ·重组质粒的PCR验证第34页
     ·目的基因的全序列测定第34-35页
   ·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5-40页
     ·黑曲霉基因组DNA提取第35页
     ·木聚糖酶基因xynB的PCR扩增及重组质粒的筛选第35-36页
     ·xynB基因内含子的分析及去除第36-37页
     ·xynB基因序列分析第37-40页
   ·小结第40-41页
第三章 黑曲霉木聚糖酶基因XYNB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第41-53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41-43页
     ·菌株及质粒第41-42页
     ·药品与酶第42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及主要试剂配制第42-43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第43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43-47页
     ·引物设计第43页
     ·目的基因的PCR扩增第43页
     ·目的基因的割胶回收第43页
     ·目的基因的双酶切第43-44页
     ·表达载体pTrc-99a和pET-20b的双酶切第44页
     ·目的片段浓缩第44页
     ·表达质粒的构建第44页
     ·感受态细胞TOP10F’的制备与转化第44-45页
     ·重组质粒的筛选第45页
     ·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表达宿主第45页
     ·重组木聚糖酶基因xynB的诱导表达第45页
     ·重组蛋白的SDS-PAGE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 ·重组木聚糖酶酶活力的测定第46-47页
   ·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7-52页
     ·目的基因的PCR扩增第47页
     ·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筛选第47-48页
     ·重组菌株的诱导表达第48-50页
     ·原核表达体系包涵体SDS-PAGE分析第50-52页
   ·小结第52-53页
第四章 黑曲霉木聚糖酶基因XYNB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第53-72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53-55页
     ·菌株及质粒第53-54页
     ·药品与酶第54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及主要试剂配制第54-55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第55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55-61页
     ·引物设计第55页
     ·目的基因的PCR扩增第55-56页
     ·PCR扩增产物的割胶回收第56页
     ·目的基因的双酶切第56页
     ·表达载体pPICzB和pPICZαA的双酶切第56页
     ·目的片段浓缩第56页
     ·表达质粒的构建第56-57页
     ·感受态细胞TOP10F’的制备与转化第57页
     ·重组质粒的筛选第57-58页
     ·重组质粒的大量提取第58-59页
     ·重组质粒的线性化第59页
     ·毕赤酵母超级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59页
     ·毕赤酵母的电击转化第59页
     ·重组子甲醇利用型的鉴定第59-60页
     ·重组毕赤酵母工程菌株的诱导表达第60页
     ·重组蛋白SDS-PAGE分析第60页
     ·重组蛋白Native-PAGE分析第60页
     ·重组木聚糖酶酶活力的测定第60页
     ·重组木聚糖酶酶学性质的研究第60-61页
   ·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1-71页
     ·目的基因的PCR扩增第61-62页
     ·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筛选第62页
     ·表达载体的线性化第62-63页
     ·毕赤酵母的电击转化第63-64页
     ·重组子甲醇利用型的鉴定第64页
     ·重组基因工程菌的诱导表达第64-65页
     ·重组木聚糖酶的SDS-PAGE分析第65-66页
     ·重组木聚糖酶在不同毕赤酵母中的诱导表达比较第66页
     ·不同信号肽序列对重组木聚糖酶诱导表达比较第66-67页
     ·重组木聚糖酶酶学性质的研究第67-71页
   ·小结第71-72页
第五章 木聚糖酶基因XYNB的优化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第72-96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72-73页
     ·菌株及质粒第72-73页
     ·药品与酶第73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及主要试剂配制第73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第73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73-81页
     ·黑曲霉木聚糖酶基因xynB的分析及改造第73-74页
     ·全基因合成优化后xynB基因的引物设计第74-75页
     ·优化后xynB全基因合成方案第75-76页
     ·优化后xynB全基因的获得第76-77页
     ·优化后QxynB基因的TA克隆及重组质粒的转化、筛选第77页
     ·QxynB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77页
     ·重组质粒pPICZαA-QxynB电击转化毕赤酵母、表型鉴定及诱导表达第77-78页
     ·重组工程菌诱导产酶条件的优化第78页
     ·重组工程菌高密度发酵第78-79页
     ·Coomassie blue法测定蛋白含量第79-80页
     ·木聚糖酶活力的测定及SDS-PAGE分析第80-81页
     ·重组木聚糖酶对桦木木聚糖的水解作用第81页
   ·实验结果与讨论第81-95页
     ·黑曲霉木聚糖酶基因xynB的优化第81-83页
     ·黑曲霉木聚糖酶基因xynB的全基因合成第83-84页
     ·木聚糖酶基因QxynB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筛选第84-85页
     ·重组表达质粒转化毕赤酵母及表型鉴定第85-86页
     ·重组菌的筛选及诱导表达第86-87页
     ·重组酵母菌的产酶条件优化第87-92页
     ·重组酵母菌的高密度发酵第92-93页
     ·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产木聚糖酶SDS-PAGE电泳第93-94页
     ·重组木聚糖酶对Birchwood xyaln的水解作用第94-95页
   ·小结第95-96页
第六章 重组木聚糖酶最适PH及热稳定性定向进化研究第96-121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第96-97页
     ·菌株及质粒第96页
     ·药品与酶第96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与主要试剂的配制第96-97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第97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97-100页
     ·突变引物设计第97-98页
     ·定点突变方案第98-100页
     ·突变质粒的线性化、电击转化及诱导表达第100页
     ·突变木聚糖酶酶学性质的研究第100页
   ·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00-120页
     ·突变位点的确定第100-106页
     ·定点突变获得突变基因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·定点突变测序结果分析第107-108页
     ·突变质粒转化毕赤酵母及筛选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·突变酶酶学性质的比较与分析第109-120页
   ·小结第120-121页
第七章 结论与展望第121-124页
   ·结论第121-122页
   ·展望第122-124页
     ·进一步提高酶的热稳定性第122页
     ·进一步改变的酶最适作用pH第122-123页
     ·整合酶学性质优良的基因第123页
     ·控制重组蛋白的降解机制第123页
     ·优化高密度发酵第123-124页
参考文献第124-132页
详细摘要第132-134页
Abstract第134-135页

论文共13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重组纤维素结合域的吸附特性及纸浆增强作用
下一篇:水盐胁迫对4个树种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