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

我国非正规金融与货币政策相关性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4页
1. 导论第14-20页
   ·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·相关文献综述第15-19页
     ·非正规金融产生及发展的研究第15-17页
     ·非正规金融利率形成研究第17-18页
     ·非正规金融与宏观经济关联性的研究第18-19页
   ·研究思路第19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9-20页
2. 非正规金融概述第20-33页
   ·非正规金融内涵界定第20-24页
     ·国外对非正规金融内涵的界定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国内对非正规金融内涵的界定第21-24页
   ·非正规金融分类第24-28页
     ·自由借贷第25页
     ·企业集资第25-26页
     ·私人钱庄第26页
     ·轮转储蓄和信贷协会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典当行第27页
     ·合作基金组织第27-28页
   ·非正规金融产生的逻辑第28-33页
     ·金融抑制的角度第28-29页
     ·信息经济学角度第29-31页
     ·制度角度第31-33页
3. 我国非正规金融的发展路径第33-39页
   ·我国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历程第33-36页
   ·我国非正规金融的新特征第36-39页
     ·规模特征第36页
     ·参与主体特征第36-37页
     ·流向特征第37-38页
     ·风险特征第38-39页
4. 货币政策对非正规金融的影响第39-45页
   ·货币政策对非正规金融影响的文献回顾第39-40页
   ·货币政策对非正规金融的影响理论模型分析第40-45页
     ·利率管制对非正规金融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  ·不同货币政策对非正规金融的影响第41-43页
     ·结论分析第43-45页
5. 非正规金融对货币政策影响分析及实证研究第45-61页
   ·非正规金融对货币政策影响的文献回顾第45-46页
   ·非正规金融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第46-50页
     ·非正规金融对货币供给测量的影响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·非正规金融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第49页
     ·非正规金融对不同货币政策的影响第49-50页
   ·非正规金融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第50-61页
     ·实证思路第50-51页
     ·数据估算第51-57页
     ·测度指标和样本数据的选择第57页
     ·平稳性检验第57-58页
     ·协整及误差修正模型第58-59页
     ·实证结果分析第59-61页
6. 对我国非正规金融合法化的思考第61-64页
   ·我国非正规金融合法化的阻碍第61-62页
   ·对我国非正规金融合法化的拙见第62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7页
后记第67-68页
致谢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美国抵押银行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
下一篇:可转换公司债券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业绩的研究